死上疏言事,令陛下如此动怒,实是臣考虑不周之故,有大不敬之罪。”
“臣愿就此辞去官职,归府待参,惟愿陛下暂息雷霆之怒,以朝局民心为重,早令东宫出阁,此臣之所愿,亦朝野上下军民百姓所愿也!”
面对天子的呵斥,可以看得出来,朱仪虽然害怕,但是,却不愿低头,甚至于,在说完这番话之后,他摘下了头上的官帽,深深叩首。
然而,这副姿态,却无疑令天子怒意更盛,直接道。
“朱仪,你放肆!”
“难道说,你当真以为,朕不会废了你成国公府的门楣吗?”
“臣不敢!”
朱仪身子微微发颤,但是,声音却努力在保持平稳,道。
“天下爵位皆是陛下所赐,是存是废,在陛下一心,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不敢有丝毫怨言。”
“但臣仍然要说,无论陛下如何处置臣与成国公府,皆与东宫出阁无关,成国公府的门楣存否,臣不敢置喙。”
“可只要臣仍是大明臣子,便当谏陛下,早日命东宫出阁读书,奠安储本社稷,此臣之本分也,望陛下纳谏!”
铁骨铮铮朱小公爷
文华殿中,随着朱仪俯首拜倒,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词,顿时让殿中的气氛更加变得凝滞起来。
底下一群大臣的目光,在天子和朱仪之间不断逡巡,心中既是意外,有觉得有几分佩服。
朱仪这可真的是豁出去了!
在场的老大人们都是人精,所以,他们在看到朱仪奏本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大致猜出了朱仪的用意。
奏疏里说了两件事情,其一请早定东宫出阁之期,其二是重设幼军。
这两件事情的政治目的都非常明显,储本安定是一桩大功劳,虽然及不上册立之功,但是也足以让朝堂上不再计较朱勇鹞儿岭一战的失败。
但是,想要达到这一点,得有个前提。
那就是提就是,这件事情要办成,如果仅仅是上了个奏疏,到最后天子一句以后再议就敷衍了过去,那么说什么也是白搭。
所以,就得造声势,得想法子,让天子不得不正视这份奏疏,而不是敷衍虚应过去。
可是,单凭所谓的大义名分,想要让人跟他一块冒险,显然并不现实,于是,便有了接着太子出阁,提出重设幼军的建议。
或许东宫出阁,并不能给勋贵们带来实际的立刻见效的利益,但是,附属于东宫的幼军,却是一条勋贵子弟们的晋身之阶。
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自己主导的地位不被抢夺,朱仪还说动了自己的岳父,礼部尚书胡濙保驾护航,联名其后。
如此,便有了众人面前的这份奏疏。
这并不是什么很难猜测的事,前后一联系,很容易就能想明白,但是,这也足够让众臣感叹这位小公爷的魄力。
要知道,阻碍成国公府复爵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朝中群臣的阻力,其症结在于朱勇丧师辱国,间接导致了土木之役的祸患。
另一个,就是来自天子的阻力,还是那句话,成国公府能否复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天子的心意。
当初的朱仪,正是明白这一点,才会努力讨好天子,但是后来,或许是阴差阳错,种种因素的干扰之下,让成国公府弄巧成拙,反而得罪了天子。
当然,站在这個殿中的群臣,其实都明白,当初的选秀之事,绝非是两边关系破裂的主要原因,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
真正的原因其实归结下来,还是来自于朝堂上,那个时候,土木之役的余波犹在,朝臣对于朱勇的怨念很深,而天子刚刚登基不久,根基不稳,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和群臣闹一场风波。
可偏偏朱仪又不肯安分守己的待着,一直四处奔波,上蹿下跳的想要复爵,这便导致了最终朱仪遭天子训斥,命他以国公礼将朱勇下葬的结果。
至于再后来,其实很多事情,就都身不由己了。
天子不肯按照惯例给予朱勇郡王追谥,便等同于抹杀了朱勇半辈子的功劳,这就像是一个政治信号,似乎昭示着成国公府的没落。
勋贵的圈子里,很多时候比文臣更现实,这件事情一出,各家府邸对成国公府都变得冷淡起来,尤其是以前结怨过的,更是肆无忌惮的侵占成国公府的田产,宅邸等等产业。
这个时候,上圣皇太后恰好出手,赐了一桩婚事,让成国公府和英国公府联姻。
这种情况下,哪怕仅仅是为了摆脱现实的困境,成国公府,其实也没有其他的选择。
谷贤
但是,这条路一走上去,再回头可就难了。
所以,事实上,对于成国公府来说,现在解决朝臣的阻力其实还是相对简单的,怎么让天子同意给成国公府复爵,才是最难办的事。
诚然,推动东宫出阁是大功一件,但是,即便是要酬功,具体要怎么酬,也还是天子说了算。
所以按理来说,这个时候的朱仪,更应该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