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那之后,刘皇帝也就彻底爆发了,事实上,在过去的十多年,他早为一些“鸡毛蒜皮”就敲登闻鼓的事情厌烦透了,只是,制度他规定的,要展示亲民勤政的一面,只是咬牙撑着罢了。
而真正想通过登闻鼓,去了解民情,从多年的实践结果来看,效果也并不显著。于是借着“失牛案”,刘皇帝下诏,打了个补丁,诏令民非人命及重大特殊案件,不得登闻上告。
这几乎就是针对小民的,当官多有个分寸,刘皇帝本是这么认为的。但“丢牛案”后续的发展,几乎颠覆了刘皇帝对“登闻鼓制”的认知。
经过武德司调查,那名上告的老农,背后是受人指使,幕后主使也不是什么大人物,只是督察院一个侍御史,也并没有什么阴谋。
其目的就更显荒唐,次人认为皇帝应该更多的听从他们这些御史言官的纠弹劝谏,对登闻上告制度很蔑视,指使那名老农上告,也只是想看看刘皇帝会怎么应对,也让刘皇帝意识到,放开民意究竟是怎样一种可笑、低效的决策。天子高高在上,怎能同愚人贱民直接沟通呢……
当这样的汇报上呈御案,可想而知,老皇帝的心态是如何爆炸。最终结果,那老农念其庸贱,为人所诓骗,略施惩戒,鞭笞二十就放了。
那名侍御史下场就惨了,都被以“欺君之罪”处死,还加了条“居心叵测”的诛心之罪,家人也受到牵连,家产籍没,发配安西……
但是,这些都难以真正发泄刘皇帝胸中的怒火与戾气,他由此联想到了很多,并且想起了当年最为轰动的“科举舞弊案”,背后毕竟有秦王刘煦的影子。
刘皇帝甚至不禁怀疑,过去每一次登闻鼓响起,小民上告案件本身背后,是否还有另外一个故事,是否都有人在背后策动,是否过去那么多年,都是不同的人因为不同的目的在陪他这个皇帝“玩”……
毕竟,普通小民,连官府都基本不愿意打交道的,到宫阙敲鼓,恐怕连路都找不到。能够敲响登闻鼓的,还得是有一定见识与出身的人。但偏偏,过去直接告到刘皇帝那里的普通士民,还真是有一些的。
“失牛案”对刘皇帝的影响很大,大到他对登闻鼓制失去了兴趣,当皇帝在某一方面明确表露出心思时,结果是注定的,登闻鼓制的名存实亡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如今,时隔多年,登闻鼓再一次敲响了,在恍惚的同时,刘皇帝也不禁好奇,原因是何,应当不至于是丢只鸡、死条狗吧……
当即吩咐,让喦脱亲自去把来人带进宫来!
矛头直指
一句吩咐下去,大概刻钟的功夫,喦脱返回殿中,向已然抖擞精神的刘皇帝拜道:“官家,击鼓者已在殿外候诏!”
“宣!”刘皇帝表情淡淡然的,指示道。
很快,那名年轻人在谒者引导下,年轻人走了进来,在这金碧辉煌的大殿,也实在难绷住,表现得格外局促,面色紧张,目光犹疑。
进殿前,谒者可是紧急交待了一些注意事项,不过等到陛下,脑子里记住的,也只剩跪下了。
刘皇帝打量着此人,不得不说,仅从面相,是有些不喜其面上挂着的晦色的。见其战战兢兢的模样,刘皇帝不由暗思,就这胆量也来告御状?甚至不如当年那个老农。
“你是何人?哪里人氏?是何出身?”刘皇帝淡淡问道。
面对这一连三问,其人好似回过魂一般,埋头答道:“回陛下,小民唤薛彻,开封府顿丘人氏,家中经商。”
“你因何事登上告?所告何人?”刘皇帝语气逐渐变得严厉。
闻问,这薛彻明显有些紧张,但在短暂的迟疑后,咬牙切齿地拜道:“回陛下,小民确有冤情求告!小民状告皇城司探事督张尽节,杀人害命,破家夺财。小民一家,皆为其所害,仅以身免,求告无门,今冒死上告,恳请陛下为小民做主雪冤!”
听到皇城司,提到张尽节,刘皇帝心中一动,两眼微微眯起,目光仿佛都凝成锐利的刀片,直指向下跪的薛彻:“哦?说清楚些,那张尽节,是如何害你家破人亡的?”
闻问,薛彻两眼顿时更红了,迸发出强烈的恨意,就冲这眼神也能增添几分信服。薛彻道:“小民家本是做些玉石生意,三代下来,也算小有成绩,衣食无忧。家父薛显在二十余年前,曾购得一块和田奇玉,质地优良,延请巧匠,依其形状,将雕凿成一尊玉佛,供奉家中,以为传家宝。
然去岁,不知那张尽节从何处得知玉佛之事,找到家父,讨要玉佛。当时家父深爱此物,婉言拒绝,然后与小民商量,始终难以自安。
皇城司威名赫赫,那张尽节又是皇城使之子,小民父子细思极恐,未免招致祸端,决定献出玉佛。但就在次日,顿丘县衙便派捕役围了家宅,抄家锁人,经营的店铺也被查封,小人恰因在外,得讯走脱。
本欲设法相救,不料三日之内父母兄弟即被判死,家眷仆役也都被发配安西,小民也被通缉追捕,四处躲逃。
小民原地想远走天涯,隐姓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