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8节(2 / 3)

意给忘了,一个劲的想着冲锋枪冲锋枪……每人配上一把盒子炮不就成了?”

王学新又朝地道方向扬了下头,说:“到时你也可以像这样练,一队扮鬼子一队扮警卫连,在几幢空屋子内外互相攻防找对方弱点,要再次怼上鬼子,咱也就有防备了!”

“对对对!”陈福军听着就连连点头,然后紧紧的握着王学新的手:“王学新同志,你这几句话就解决了困扰了老哥好久的心病啊!没说的,老哥这服气!”

反斜面战术

这天,参谋长和王学新吵吵嚷嚷的一路争到了指挥部。

“王学新同志!”参谋长说:“你说的其它问题我都赞同。但关于这个什么……反斜面战术,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这太荒唐了,哪有这样打仗的!”

王学新有些无奈:“参谋长,您先听我说完,等我说完了您再反对……”

“别说了!”参谋长举起手阻止了王学新:“我打了这么多年仗,还从没听说这么个打法!王学新同志,敢于尝试没有问题,但也要符合常识,这是违反基本作战原则的。要是用于实战,是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我们可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为了不一样而乱搞一通啊!”

王学新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参谋长这说法确实有道理,战场上的东西不能轻易改变,因为一旦这改变是错的,就会造成惨重的伤亡甚至影响整场战役的胜负。

问题是……

王学新用的恰恰是经过战场检验被证明有用的东西,是战士们在无数次流血牺牲中总结出来的战术,是公认正确、有效的对敌方式。

唯一的问题,是这战术要几年后才被使用,然后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发扬光大。

参谋长不知道这些,于是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首长正好外出视察,一回来看到参谋长和小东北两人在指挥部争得面红耳赤的,就“哟”了一声:“你们俩怎么有工夫在这里聊上了?”

“首长,你来评评理!”参谋长一看到首长就像看到了救星一样,拿着图纸凑了上去:“你看看这……小东北非要把地道和工事建在高地的反斜面上。你说这叫什么事啊?敌人和公路在山的另一侧,咱们把工事建在这一侧,感情这子弹还能穿过山体打到另一面的敌人?”

首长拿过图纸看了看,就疑惑的问着王学新:“小东北,你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么建工事,要是敌人不进攻咱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一进攻马上就能轻松占领山顶阵地居高临下的对着咱们,有这么建工事的吗?”

参谋长高兴的说道:“对对,我也是这么说的,可怎么都说不通,就跟块石头似的……”

首长举手阻止参谋长继续往下说,他将图纸递给王学新并投来疑惑的目光。

首长这是给王学新解释的机会,他了解王学新,知道王学新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如果犯了,那肯定能说出什么道道。

王学新接过图纸,不答反问:“首长,我想先问问,咱们的步枪能打多远,鬼子的步枪又能打多远?”

首长呵呵笑了起来:“你这小家伙,是想考我哟!”

接着首长就很肯定的回答道:“我军步枪大多打两百米,鬼子步枪四百外还有准头,没错吧?”

首长不愧是经验丰富的老兵,对敌我双方的装备很了解。

八路军虽然有许多三八大盖,但因为用的是复装子弹,所以射程只有两百米。

而鬼子用的是原装子弹,射程达到四百六十米,远了一倍还不只。

“是的。”王学新点了点头,然后指着图纸说:“我们这么假设:这高地海拔100米,斜面长200米,我军在山顶阵地上构筑工事希望以火力封锁山脚的公路,会是什么结果?”

说到这里王学新有意停了下观察首长和参谋长的反应。

首长脸上已出现慎重之色,他似乎明白了王学新要说的问题,而参谋长却依旧眉头紧锁不以为然。

王学新接着往下解释:“200米,已经到了我军步枪射程的极限。我军想要命中山脚下的敌人完全靠运气,而敌人却因为步枪射程远并非如此……”

这时参谋长打断了王学新的话:“鬼子会朝我们发起冲锋,到时我军就可以居高临下打击敌人。”

“参谋长,我们一个一个来,不急。”王学新指着图纸继续说:“要这么打,就会在敌我之间形成了一种完全不对称的火力,即便我们有更多的人更多条枪,但这些枪都打不准,而敌人却一打一个准,那这仗还怎么打?”

首长微微点头表示同意。

这情况其实一直都存在,但大多数人都想当然的把它归结为敌我素质上的差距。

其实素质上的差距怎么也不可能差到这地步……八路军常常是拥有更多的兵力占据有利地形而且是有备打不备,但最终战损比下来却达到惊人的三比一、五比一,甚至是十比一。

究其原因,其实是八路军的子弹不行,射程不到鬼子一半,就算是神枪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