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让所有人都欣喜若狂,因为他们包括苏教授与和志民在内都从未见过有什么炮弹能在人为的操控下直奔目标……这要是往后发展还了得?那不就真的能实现指哪打哪百发百中了吗?
试射三枚只有一枚失败,原因是导线在飞行的过程中还没来得及展开就被扯断。
和志民对此大感头疼,他向王学新报告道:“营长,汉斯线导鱼雷使用的导线,其直径只有04毫米,而且还有相当的韧性,我们造不出这么细的导线,只能用普通导线替代。”
说着和志民就把手中的细铜线亮在王学新面前,说:“这些还是情报人员从鬼子那买的。这原本没什么问题,但‘高火’速度快,尤其是刚发射出去那一刻,由静止状态短时间升到时速300公里,这瞬时产生的拉力很容易将铜线扯断……”
王学新也意识到这问题的严重性。
如果导线在“高火”发射的那一瞬间就被扯断,那也就意味着“高火”完全不受控制。
如果“高火”不受控制,当然也不会像导弹那样追着敌机的尾巴然后命中目标。
不过当然,“高火”并不一定需要命中目标才能将其摧毁。
主要原因是鬼子的“零战”几乎没有装甲十分脆弱,虽说机载“高火”小型化后装药量变小威力变小,但只要有几块弹片射入“零战”机体,就很容易造成其故障,于是“零战”也就差不多完蛋了。
然而,如果偏离目标太远,其杀伤力只怕依旧无法让人满意。
王学新看了看导线,就问了声:“这导线是放置在哪里的?”
和志民把一张简图在王学新面前一摊,指着“高火”的尾部说道:“我们把导线一圈圈的缠绕在一个滚筒上,然后放置在这个部位!”
王学新想了想,说:“也就说,另一端没有滚筒?”
“另一端……”然后和志民就不再说话了,他灰溜溜的卷起图纸,说:“营长,我知道怎么做了!”
另一边的苏教授还对着被扯断的导弹愁眉苦脸的,和志民就凑上去说:“别看了,解决了!”
“解决了?”苏教授又是震惊又是疑惑的望向和志民:“说说,怎么解决?”
和志民扬了扬头,回答:“我们只知道在弹体上装滚筒,却不知道在固定架上也装滚筒,两边都装上滚筒,是不是就能减小拉力?”
苏教授听着不由兴奋的跳了起来:“说得对啊!好办法,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有一手啊,老和!”
接着苏教授又听出了和志民的话外之音:“等等,你是说‘我们’只知道……这意思是……”
和志民无奈的点了点头:“这方法不是我想到的!”
于是苏教授就明白了,又是那家伙。
苏教授看了几米外一脸淡定的王学新,心下暗道:“这家伙脑袋里到底装着的都是些什么,怎么好像就有掏不完的点子似的,而且一个个都是这么出人意料!”
x1
小型化工作是在第20天时完成的,这时间应该说刚刚好,因为还有10天的时间给航空队飞行员熟悉这款装备。
这天,王学新带着和志民以及一批研究员赶到望兴机场并在地下工事里找到了武国智。
武国智见王学新等人进来,赶忙起身迎上来向王学新敬礼。
王学新随口问了声:“训练进行得怎么样了?”
“一切按您的命令进行!”武国智报告道:“我们每晚分两批进行空战咬尾训练,包括火箭战机的飞行员在内,对咬尾战术都有一定的提升!”
王学新“嗯”了一声,赞道:“很好!”
但这时武国智却“呃”了一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王学新头一扬示意武国智在对面坐下,说:“武队长,咱们都是自己人,当初你还是我劝进部队的,就不要见外了,有什么话就说!”
武国智应了声“是”,然后就接着说道:“营长,说实话,我对这段时间的训练科目不是很理解。我们的对手是鬼子的‘零战’,训练咬尾难道不是犯了大忌?而且还是在两百米外的咬尾,这距离我们就算咬住敌人尾巴,也几乎没有命中敌人的机会,那不是在浪费子弹找死吗?”
这是武国智之前与鬼子“零战”交手时总结的经验,确切的说是在王学新的提点之下总结出来的经验。
在训练的这段时间,武国智其实是很郁闷的。
因为他认为王学新是在乱练……鬼子“零战”的优势就是高机动性。
因为两者最高速度相差不大,确切的说还是“霍克81”更快一些:“零战”时速五百三,“霍克81”时速五百四十七,短时间内不相上下。
但更重要的是“零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要比“霍克81”好得多,两百米外平飞咬它的尾巴?这距离能命中吗?能咬得住吗?
武国智心里虽然是这么想的,但嘴上却没敢说。
这倒不是因为王学新是他的上级,而是武国智想:王营长是个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