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
冈部直三郎没有回答,他也感觉到了这一点,八路军机械化部队不仅仅只是新装备那么简单,他们还拥有惊人的作战意志以及优秀的指挥官,而这才是他们成功突围的关键。
否则,“飞燕”与“拉5”平手,“虎式”压制“谢尔曼”,帝国军队还占据数量优势并拥有天时地利,没道理打不赢!
这一仗很快就在国际上传开了。
按说华夏战场上一次团级规模的突围战不应该引起国际注意,但这一仗是鬼子首次在战场上投入“虎式”坦克和“飞燕”战机,而且还是同时投入,这当然会引起敌对国尤其鹰酱和日不落的注意。
不过无一例外的,不久他们的兴趣点就从“虎式”、“飞燕”转移到八路军成功突围上。
鹰酱海军上将惊呼:“鬼子投入这两样装备,八路军居然还能成功突围?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也难怪海军上将吃惊,他是知道“虎式”的可怕的,这玩意在毛熊的战场上一度成为一个传奇,如果是鹰酱的军队碰到这情况,只怕第一时间就崩溃了,哪会像八路军这样有条不紊且的突围而出。
日不落陆军元帅看了战报后就不断点头:“炮侦雷达在这场战斗中起到关键作用,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
陆军元帅没考虑到的一点是,这战术绝不会是只要炮侦雷达就行,它还需要战士们大无畏的牺牲精神,而这是日不落士兵没有的。
所有人都在称赞八路军认为他们虽败犹荣,身在九连城镇的独立团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
这一仗独立团损失惨重:
战士牺牲了七百余人伤五百余人,另外还有两百余人失踪……不确定是走散了还是牺牲了,初步估计总伤亡一千五百余人。
“谢尔曼”坦克只回来三辆,且每辆都带着伤需要大修。
半履带汽车损失了五十余辆,回来的一辆辆都是弹孔,有些就连驾驶室的舱盖都被弹片削了半边。
损失最惨重的是炮兵,12门火炮包括炮侦雷达全部自毁,全营三百多人最终回来的就只有三十几人,没有方军羊。
李云龙特地问了这三十几人:“你们营长呢?是走散了还是牺牲了?”
这三十几名炮兵有的沉默不语有的轻轻摇头,只有一人抹着眼泪回答:“营长命令我们先撤,他在后方指挥部队掩护……然后就失去联系了!”
李云龙咬了咬牙没说话。
突围战中出现这样的情况太正常了,后方掩护部队需要指挥官指挥,而且方军羊还是党员,战斗时应该也必须站在最危险的地方,否则只怕这三十几人都没法撤出来。
李云龙黑着脸回到临时指挥部,进门时长叹了口气后就恢复了常态,掏出一根烟凑到赵刚面前递上,问:“损失情况报告给上级了?上级怎么说?”
“没怎么说!”赵刚回答:“让我们组织防御好好休整,进攻的事过段时间再说!”
李云龙“嗯”了一声就默默的蹲在一旁抽着烟,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鬼子这个新上任的方面军司令,叫什么来着?冈部直……三郎,有一手呐!咱们可得小心对付!”
赵刚看着李云龙的样子不由暗自点头,胜不骄败不馁,李云龙这家伙越来越有大将风度了!
反坦克导弹
王学新给总部打了一个详细的报告,总部的回复是“胜败乃兵家常事,这次事出有因,我军虽败犹荣!”。
王学新想的倒不是败与不败的问题,他脑海里挥之不去的是一千五百余名战士的牺牲,还有他们的家人和孩子。
虽说战场上没有常胜将军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败,但具体到每一名战士就没法说得这么轻松了。
不过王学新也知道自己不能陷在其中,指挥官忌讳感情用事,否则就有可能出现更大的失误造成更大的伤亡。
王学新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客观的分析了下这场战斗,他认为这场战斗的关键在于“虎式”。
“飞燕”战机虽然暂时与八路军的“拉5”持平,但八路军在防空系统的加持下依旧能占据上风。
“虎式”就不一样了,八路军的所有装备都对它无可奈何。
火箭筒?
打侧面或后部还差不多,正面几乎不可能击穿。
但鬼子又怎么会让八路军火箭筒射手在这两位置发射?
“谢尔曼”坦克?
八路军装备的“谢尔曼”是初期型,装的是穿甲能力不足的75短管加农炮。
这还得归功于鹰酱战斗经验不足……鹰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没有多少参战经验,二战就更不用说了,因此他们从上到下包括军械局的科研人员都不确定坦克的定位。
最终,鹰酱一个叫莱斯利·麦克奈尔的陆军中将给出一个方案,他认为坦克的目的不是与敌人坦克作战,而是用来掩护步兵突破敌人的防线,比如摧毁敌人工事、火力点、碉堡等等,至于消灭敌人坦克,那应该是炮兵干的事。
这想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