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一番话说得至情至理,周泉旭眼眶都红了,忙叫他:“你这孩子,说这些做什么,快坐下吧。”
韩世谦也说:“好了好了,你们都是好孩子,咱们现在一家人都平平安安的,那就是最好。维哲,还不快跟中元一起坐下。”
程维哲知道杨中元第三次路过万溪,心中定然十分感慨,得了师父的吩咐,却笑着向两位长辈鞠了一躬:“泉叔,师父,我跟小元的心思一样,您二位使我们仅剩的长辈,以后我们自当好好孝顺你们。咱们一家多好,有老有小,开心幸福,万事足已。对不对小天?”
他弯腰摸了摸徐小天的头,然后仰头把琉璃盏中的热茶喝干。
杨中元跟着他一起喝茶,这才坐下。
一时之间,雅间里的气氛便有些沉闷,徐小天看了看几个大人,想了想就说:“咱们家是最好的,不是吗?”
孩子的话语是最天真无邪的,这也是徐小天第一次说咱们家这个词,杨中元顿时有些感慨,也开始热络气氛:“小天说的最对了,来,吃个鸽子腿,店家这菜做得不错,外表酥脆,内里却很嫩滑,倒是下了功夫的。”
刚才他们一家人伤感着的时候,小二就只当自己不存在,可此刻杨中元点评起菜品来,他又忙笑着应:“这道是我们家掌勺的招牌菜,多谢夸赞。”
杨中元也没接话,只是跟家人们一同品尝美食。
他们吃这顿饭,虽然也有让老小高兴的意思,但是杨中元和程维哲更多的是来观摩学习的。
杨中元虽然手艺了得,程维哲也颇有经商头脑,可他们毕竟是开食楼的新手。路边的食摊只要味道好,便会一直有人来食,但食楼却不一样。
他们要有自己的特色、招牌,要有自己最主打的东西。无论是铺子的装潢还是用的食具,都要精挑细选。就连伺候客人的小二,也得机灵善辩,就像天子三号房的这个,一张嘴就舌灿如花,让人听了就觉得舒服。
带着这样的目的,吃起饭来更多的就是品尝了。
虽然味道好,但总是有不足的。杨中元自己就是个厨子,对于膳食非常执着固执。他说好的自然是好,但是从来不说绝对。
他只会说尚可,不错,却很少将好吃或者是最好之类的话。
比如吃乳鸽的时候,杨中元会问程维哲:“你觉得鸽子这么做比较好,还是煲汤比较好。”
程维哲想想,便答:“我们可以开成不同的风格,比如前头那个打珍味,后头的可以有温补,那前头便是好吃就行,后头的,汤品多更好一些。”
他说得十分含蓄,但杨中元却能听懂。程维哲的意思,竟然是连分店的事情都考虑进去了。
杨中元一顿,道:“你倒是想得远呢,万一第一个都开不起来怎么办?”
程维哲摇摇头,给他嫁了一块鸭胗:“不会,我们虽然从零开始。可有些东西,却已经具备了。”
是的,他们虽然年轻,却饱经挫折与磨难。一个在宫中压抑十几年,另一个就在家族困境里挣扎。他们走街串巷不嫌丢人,也从不在意他人的非议。
他们心志坚定,目标明确,只要站稳脚跟从新开始,那光明的未来便不会太远。
程维哲一直都这样笃定。
☆、096灯会
这一顿饭,不仅吃得大人孩子都很尽兴,也让程维哲跟杨中元学到不少东西,算是一举两得。
之后两日一家人过得倒是悠闲极了,杨中元和程维哲许久没这么放松过,一开始还不太适应,后来却也能从喝茶下棋看书里,找到些别的趣味。
偶尔这样平淡生活,不用为琐事忙忙碌碌,倒也不错。
正月初三,正是万溪灯会。
万溪以串流而过的青延溪而闻名,沿着清澈的溪水两侧,便有亭台水榭垂柳芦苇,美丽非常。而万溪灯会,边恰好是在青延溪岸边。
虽是寒冬,但万溪灯会依旧热闹非常。
晚上杨中元一家人早早吃过饭,披上披风往青延溪这边走。从城里往溪边大约要走两刻,他们刚离开商街没多久,便能感到四面八方涌来的百姓都往一个方向行去。
因为正值新年,所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开心与幸福。就连寒冷的冬日都没办法阻挡百姓的热情。
杨中元他们本来是不认得路的,等看到这么多人,便也理所应当跟着他们走。
渐渐的,人越来越多,不远处的灯火仿佛长龙,映得溪畔缤纷璀璨。
“倒也真是很美。”杨中元感叹一句。
程维哲笑着看他,右手有些紧张地摸着袖中的玉佩。
那是林少峰唯一一块从林家带来的祖传之物,大梁早年便流传下来的一块谷纹玉环。这玉环洁白温润,是上好的白玉所致,传到程维哲这一代,已经将近三百年了。
程维哲心里下了一个决定,他莫名有些紧张,又有些热切,一颗心七上八下的,倒也是平生头一遭。
等到一家人走到溪边之时,这才看到靠近溪水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