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红芳也出来了,这次没再纳鞋底了,两手空空,抱在胸前,非常不忿:“三妹啊,娘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你跟小杨的事,娘也是支持的,但是现在闹得这么难堪,以后你们俩少不得被人指指点点,你真受得了别人的白眼吗?你要是受得了,明天娘给你请媒人去。不过娘可给你把话说在前头,就这一回,啊,要是媒人请了,你俩又闹腾不结这个婚了,以后再想找娘,娘可没办法再豁出这张老脸了。”
晏姝算是听明白了,原来是杨怀誉的名声彻底臭了。
她总算是体会到那天他说的什么“接下来我的名声会更臭”了。
她也记得,他说名声这种东西,只要自己不在乎,谁都伤害不了自己。
她是非常认可这个观念的。
所以她转过身,牵住了杨怀誉的手:“娘,那就辛苦你亲自跑一趟了。”
杨怀誉见状,便也表了态:“谢谢尤婶,该用钱的地方跟我说,我手头不缺钱。”
“行,这会雨小了,你赶紧回去吧,到底还没成家,要是在我家留宿,会被人说三道四的,对你对三妹都不好。”尤红芳扫了眼他俩紧紧握在一起的手,心里又是高兴又是发愁。
她也不想跟刘彩玲当亲家,这老妖婆可难缠了!
可她能怎么办呢?
闺女有个人疼也是好的,她平时是嘴碎了点,但是事关闺女的终身大事,她也不会含糊。
于是天一亮,她就叮嘱了晏婉一声,叫她抽空帮着把那绣品的最后一点帮她收了,明天要交给绣品站的。
交代完她就出发了,早饭都没吃,提着鸡就往下圩村去了。
周姓是整个坞塘公社人口最多的姓,因为他们是土生土长的坞塘人,关系错综复杂,亲缘网络更是深入每一个公社每一个自然村每一个生产队。
反观晏家,是后来逃难过来的,整个老坞堡就他们一大家子姓晏。
在这个以家族为单位的老旧社会体系还没彻底瓦解之前,周家做什么事说什么话都比别的人家有底气。
周莉莉的爹叫尤长空,是尤红芳的亲大哥,因为当初家里穷,兄弟几个没办法全都娶妻结婚,就抓阄,让其中两个入赘到别人家去。
尤长空就是这样一个倒霉蛋。
在农村有句老话,宁做上门媳,不做入赘郎,就是说的赘婿没有地位没有尊严。
因此,尤长空在周家的处境可见一斑。
他心里对其他没被抽中的兄弟多有怨言,每次逢年过节都要吵架。
尤红芳劝了几次就被嫉恨上了,导致两家关系一度紧张到大小节气全都不来往的地步。
后来晏澈自己成了家,又分户分出去了,才重新跟他大舅这边走动了起来。
所以上次晏澈结婚,请了周家的人。
尤红芳这次来,不是找她哥尤长空的,而是找她嫂子周萍。
周萍这一支没有兄弟,所以是她们姐妹几个在当家,六个姐妹,招赘了三个,嫁出去三个。
周萍作为大姐,在周家说话还是很有分量的。
最关键的是,周萍她上有老下有小,一大家子全都好好活着,而且生了两个儿子,总算是把这一支撑起来了。
所以找她保媒,杨家人会顾忌着点,不敢乱来。
还有一点就是,周萍她自己就是下圩村的生产队长,两个儿子,一个在粮管所,一个在武装部巡江大队,都是不好惹的。
所以尤红芳咬咬牙,把家里最后一只下蛋母鸡给提上了。
见着她嫂子,她也不说自己来请她保媒的,先是趴在她嫂子肩上一通哭。
哭那老宋家不做人事,欺负晏姝和晓萌母女俩。
哭完了又骂,骂她男人晏楚炀当初瞎了眼,把闺女往火坑推。
周萍平时很忙,不过今天雨还没停,她刚从田间看了圈回来,正好没什么事做,就叫周莉莉搬了个板凳,坐在堂屋里好劝歹劝。
“红芳啊,过去的就过去了,你要是想托我办事你就说,没必要把自己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回头你哥看见了该说我了。”周萍跟尤红芳关系还可以,两人做姑娘的时候就在一个老绣娘手底下学徒的。
按照规矩,周萍还得管尤红芳叫一声师姐。
所以这点面子,她得给。
尤红芳便抹了把泪:“嫂,是这样的,三妹这丫头,总算是苦尽甘来,有人肯跟她处对象了。就是吧,对方是个没结过婚的大小伙子,家里百般阻挠,不惜以死相逼,那孩子又是个倔脾气,就硬碰硬,闹得他大哥非常来气,到处败坏他名声。他大哥又是做生产队长的,这么一闹,没人敢给孩子保媒了,你说说,这可怎么好啊。”
周萍算是听明白了,她拍了拍尤红芳的手背:“是杨家那小儿子吧,昨天莉莉跟我说了,在船上遇着了。”
尤红芳没想到周莉莉知道这事,她也不明白她嫂子是个什么打算,只管呜呜地哭,不接话,不变应万变。
周萍只好自顾自往下说:“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