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禀我王,”公孙衍拱手,“乱世恃力,强者为王,没有理当不理当之说。魏、楚水土相依,只有睦邻而居,彼此相安,才能符合两国长远福祉。今朝楚王特使诚意求和,我王亦当以诚相待。是以臣以为,我王可予归还叶城予楚,至于上蔡,为陉山安危计,我王须暂时留防,以待来日。”
公孙衍的提议可谓是三全其美,一是归还叶城,给足楚王并楚使面子,二是叶城距大梁过远,魏国本就辖制困难,三是叶城位于新郑与宛城之间,魏将此城归还楚人,无疑于卡住韩都与宛城的咽喉,迫使韩人放弃宛地。
襄王满意地点点头,看向屈平:“我相国之言,楚使意下如何?”
“谢魏王关切!”屈平拱手,“国土大事,臣不敢擅专,俟平回奏我王,再向大王复命!”
“甚好!”襄王扬手,“只要楚王应允相国所议,寡人就与他签订睦邻盟约,永世相安!”
屈平别过,再使快马禀奏楚王。
与此同时,苏秦亦使快马奔赴邯郸与蓟城,奏请二王加入楚、齐、魏三国联盟,五国择地盟誓,合纵以制秦、韩。
一个月后,屈平正式收到楚王允准齐、魏二国所提的条款,苏秦也与赵、燕达成一致,以合纵五国互不干涉邻国事务、共制强秦为前置条件,使赵王得以安心地谋取中山,齐王得以安心地谋取宋国,魏王得以安心地谋取卫国,楚王得以借纵亲四国之力与秦、韩一搏,收回所失国土。
口头议定之后,苏秦正式向楚、齐、魏、赵、燕五国发出邀约,请楚使屈平、齐使田文、魏使公孙衍、赵使肥义、燕使乐毅,五国特使定于是年仲秋日赶赴魏都大梁,共议纵亲,签署盟约。
在嬴疾使楚、屈平使齐的当儿,张仪也没停歇,再次赶赴韩都郑城。
近些日来,张仪越来越喜欢韩国了,一则是韩王已被绑到他的连横战车上,于秦国不可或缺,二则是因为冷向。
不知怎么的,张仪越来越喜欢这个新交的朋友。在秦国,他位列相国,贵为国戚,但在内心深处总是泛出一股莫名的寒意,纵有心事也无个吐处,即使对好友魏章。但冷向不同。许是因为尸佼,许是因为直觉,冷向认可张仪,信任张仪,且这种认可与信任已远远超越他当年对师兄商君的态度。张仪一度想将他带回咸阳,但冷向不肯再回。
冷向非但不肯回,还劝张仪早备后路,否则,极有可能步商君后尘。这个张仪也察觉到了,之所以悉心经营韩国,此为原因之一。而要经营韩国,最得力之人莫过于冷向,一个不声不响但谋事滴水不漏的人。
苏秦约纵五国,将韩国排除在外。
韩襄王闻报,急召张仪、冷向、公仲谋议。
“大王,”张仪笑道,“您是否也想回归纵亲?”
“这……”韩襄王急道,“寡人……召请诸位,是想谋个应策!”
“应策有二,”张仪接过话头,“一是大王回归纵亲,六国成纵,与秦对抗,二是大王与秦连横,对抗五国。大王惟此二途,别无出路可走!”
“对抗五国,这……”韩襄王看向公仲,表情焦虑。
“看来大王是要重新入纵了!”张仪笑道,“这个容易,在下只需一封书信而已!”
“一封书信?”
“是呀,”张仪指向孟津,“六国纵盟是苏秦发起的,苏秦重启盟约,没有大王,岂不是少点儿什么吗?苏秦之所以没有邀请大王,是他晓得大王不会去,也不能去!”
“寡人为什么不会去,也不能去?”韩襄王懵了。
“因为大王舍不得宛城!”
“魏王呢?”韩襄王不可置信,“难道他能舍得所占地盘?”
“魏王舍不得,但公孙衍舍得!”
“这……”
“如果不出所料,”张仪侃侃说道,“魏、楚结盟,条件是魏王让出叶城!”
“你是说,叶城归楚?”韩襄王打个寒噤。
张仪淡淡一笑:“应该不会太久,叶城将再次插上楚国的国旗!”
叶城入楚,刚好插在宛城与新郑之间!
韩襄王的脸色变了,看向公仲。
“蔡地呢?魏王也会归还吗?”公仲问道。
“如果大人是魏王,会让出上蔡吗?”张仪反问。
“楚王他肯?”
“不肯又有什么办法?”张仪两手一摊,“战败之国,是不能谈条件的!”
“齐国呢?”韩襄王插道,“前番楚使羞辱齐王于廷,齐王能与楚盟?”
“能呀。”张仪笑道,“一是匡章击杀唐蔑,齐王已经报过仇了,二是楚国应该会送齐王一个大礼。”
“什么大礼?”韩襄王急问。
“宋国。”
“你怎会晓得?”
“臣怎会不晓得呢?”张仪嘴角轻轻撇出一笑,“臣还晓得,赵国参与,是魏、齐答应不过问中山之事,魏国参与,是齐、赵不过问卫国之事。至于宋国,自楚得襄陵,就与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