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他从见了皇上,主意更打得定了,一定要把大事办成。”
大事自是指复辟。溥仪便又问:“什么时候可以办成呢?”
“快了,快了。不过不能说准日子。一半人事、一半天命,要等机会。反正皇上万安,‘南陆北张’,有这两支朝廷柱石,大事着实可为。”
张勋离京,陆宗舆回国。此行彻底失败,早有东京来的消息,所以经过上海时,备受遗老责难。还有知道他在徐州跟张勋折冲那一段经过的,批评更为苛刻,说他不仅“外交”未曾成功,“内交”亦未办好。
上海遗老的倾向,从对陆宗舆的责备中可以看得出来,复辟是赞成的,但希望由徐世昌来主持,而对张勋不免存着疑问。这也难怪,遗老大都是翰苑出身,瞧不起张勋这个大老粗。其次“辫子兵”的军纪,实在不堪领教。北方不甚清楚,在江南的,见闻较切,都认为“辫帅”一旦得势,纵兵殃民,是必然之事。此外都还有一种若有似无的隐忧:张勋如果成了大事,六朝、五代的篡弑相寻之祸,恐不可免。
这些有形无形表达出来的意见,对徐世昌是鼓励,更是警惕。静中熟虑,认为复辟这件事的做法,宜暗不宜明,宜静不宜动。随机应变,因势利导,进则别创一番事业,退亦可保眼前的富贵,最为上策。
因此,对于复起的府院之争,采取观望的态度——府院之争复起,是由于对德宣战问题。这原是早就存着歧见的,段祺瑞一直在等待有利时机,展开有利的行动。这年——民国六年二月二日,德国发布海上封锁通牒,实行无限制的新潜艇政策。中立国的船舰在公海航行,亦遭受到极其严重的威胁。段祺瑞认为“是可忍,孰不可忍”,决定在对德宣布绝交后,继以对德宣战。
黎元洪在事先已看到这一趋势,特为策动副总统兼江苏督军冯国璋进京调停,因为冯国璋在这年元旦,曾通电京内外大员,呼吁总统信任总理,总理秉持大政,参众两院力持大体,希望消除总统府、国务院及国会之间错综复杂的争端。黎元洪认为他的立场,应该是可以争取到段祺瑞的尊重的。
由于这一次府院不和的原因,主要是对德政策。因此,黎元洪在冯国璋到京以后,特地举行了一次“外交特别会议”。除了段祺瑞、冯国璋以外,被邀的还有徐世昌、王士珍,以及梁启超、荫昌。
梁启超是赞成对德宣战的,而且冯国璋进京担任调人,亦是由他所建议,因而被邀与议。荫昌是旗人,不但是留德的前辈,而且是有名的德国通,德语精通到市井之言亦无不熟悉,因此早在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庚子拳匪之乱以前,发生“胶澳事件”时,协助翁同龢、张荫桓办理对德交涉,便已崭露头角。他做过袁世凯的侍卫长,袁世凯之亲德,据说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量。这样一位专家,在外交特别会议研究对德政策时,他的发言,当然会受到相当的尊重。结果,做成一个保守的决议,等于维持现状。段祺瑞在这件事上,又受了一次挫折。
当然,段祺瑞是决不会放弃他的主张的。经过智囊的研究,认为在外交上可以先做对德绝交、继以宣战的准备工作。于是拟了一道致驻各协约国公使的电令,转向驻在国政府磋商中国与德绝交的条件。换句话说,就是向对德作战的各协约国探询:中国如果加入协约国方面,出兵打德国,能够得到什么好处?尤其是日本,正以参战需要军事物资的理由,在进行借款。这道电令非正式表明了中国政府的态度,对于借款谈判,是有帮助的。
但是黎元洪拒绝发布这道电令,理由是此事须得国会同意。段祺瑞大怒,即日提出辞职书,而且不等批准就专车出京回天津了。
这件事,当然是黎元洪做得过分了些,所以经过热心人士一番奔走,而且由冯国璋到天津劝驾,在保证黎元洪一定合作的条件之下,段祺瑞终于回到了北京,照旧到院办公。
复行视事的第一件公事,便是曾遭黎元洪拒绝照发的致驻各协约国公使的电报。第二件公事是给国会的咨文,提出对德绝交案,参众两院,都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但等政府在三月十四正式宣布对德断绝邦交以后,各省表示反对,或者要求政府保持中立的通电,纷至沓来。有一通电报,来自寂寞已久的康有为。
一入民国,康有为的声光,远不如他的高足梁启超。但从袁世凯死后,复辟之说一兴,康有为所起的作用,便又非梁启超所及了。
不过,康有为的主张复辟,并非全然照宣统三年的老样子。他在遍游欧美以后,思想比保皇党时代已有所不同,提出所谓“虚君共和”的主张。当然,张勋搞不清“君主立宪”与“虚君共和”的区分,只觉得康有为曾是保皇党的魁首,现在既然拥戴大清朝的皇帝复位,自应借重康有为,所以派他的秘书,也是“万木草堂”弟子的潘博,将康有为接到徐州,尊以上宾之礼,口口声声称之为“老师”。
其实,张勋之尊礼康有为,另有目的。在督军团中,张勋自觉资格比冯国璋相形见绌,从冯国璋当选为副总统以后,更难望他能奉张勋为督军团的领袖,因此打算着利用康有为去做说客。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