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一鸣和田大斌走到墓室的入口。
卞一鸣拽了三下绳子。这是卞一鸣和李云帆事先约定的,只要下面的人拽三下绳子,李云帆就下来。
三分钟左右,李云帆的双脚出现在入口,他的手上也拿着一个手电筒。
两个人用双手托着李云帆的脚,将李云帆慢慢放下。
“什么情况?”
“我们发现两具尸体……应该是盗墓贼的尸体。”
“很可能是三个不速之客中的两个。另一个人应该是凶手,此人极有可能也是制造姚家灭门惨案的凶手。”李云帆道。
卞一鸣和田大斌走在前面,李云帆跟在后面走进内室。
李云帆看过两具尸体以后,沉默片刻,然后道:“这两个人应该是同时遇害的,我们的希望可能就在这两个人的身上。”
当卞一鸣把那张香烟纸拿给李云帆看过以后,李云帆的神情非常凝重:“卞一鸣,这应该是一条非常重要的线索,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这个地方极有可能是盗墓贼脱手赃物的地方。”
“我也是这么想的。如果没有这两具尸体,我们的侦破工作很难再继续下去,老天爷对咱们不薄啊!在我们一筹莫展的时候,给了我们一线希望。”
接下来,田大斌拿着三把手电筒照明,李云帆和卞一鸣对二号死者进行了初步的尸检……在墓室里面只能进行初步的尸检,详细的尸检,必须是在将两具尸体运出墓室以后……这两具尸体和“70。4。3”灭门惨案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在二号死者左手的下方的衣服上有一片面积为巴掌大的血渍,这里的衣服明显比周围的衣服黑了多了,卞一鸣慢慢解开死者棉衣上的布纽扣,棉衣里面的衬衫黑的更明显,衣服的下面应该就是致命源。
卞一鸣有又慢慢解开衬衫上的布纽扣,在死者的左胸下方一根勒肋骨上有一个明显的刀口,从位置上来判断,刀口指向的是死者的心脏。
大家记住了,第一个人是被重击和掐死的,第二个人是被匕首刺死的。
在二号死者尸体西边两米处,躺着两个棺盖……一个棺盖压在另一个棺盖上面,两个棺盖上面横七竖八地堆放着一些棺椁的残片。
三个人拾开棺盖上的残片,将两个棺盖戗在汉白玉基座上,李云帆和卞一鸣站了上去。
两束手电筒的光柱对准了了棺椁的底部,棺椁的底部除了一具散落的骸骨以外,还有一枚锈蚀不堪的铜镜、一些陶瓷的残片和十几片断玉。铜镜上满是铜锈,大概是时间太久的缘故,本来就很薄的镜面已经被氧化的差不多了,铜镜的中间已经锈出了两个洞。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才被盗墓贼遗弃在棺椁里面;陶瓷的残片,大部分是墨绿色,上面全是裂纹,此裂纹非彼裂纹,这种裂纹是通过一种独特的工艺做出来的;断玉呈褐色,李云帆拿起一块较大的断玉在棺椁上蹭了几下,断玉立刻显现出绿色来。
卞一鸣将铜镜、陶瓷残片和断玉装进包中,我们都知道,在卞一鸣的包中,又增加了几样东西。
在离开墓室之前,卞一鸣对内室进行了多角度的拍摄。包括棺椁内外。
笔者在这里顺便介绍一下:陵寝的内室和外室一样,高五米左右,长宽也是九米左右,在内室四面墙上,也有九个拱形灯洞,布局也和外室一样,在内室的顶部中央,也有一个圆形的石雕,唯一不同的是,在这块石雕上,多了一只凤凰,那是一副龙凤呈祥图。
一个小时以后,两具尸体被运出盗洞口,十分钟以后,李云帆、田大斌和卞一鸣依次爬出盗洞口。
经过对两具尸体的检查,李云帆和卞一鸣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两个人死亡的时间在五年左右,按照这个时间推算,两个人遇害的时间应该是在一九六九年的冬天……或者是一九七零年的春天,死亡的时间肯定是在姚虹桥一家四口遇害前后。这和结论和死者身上所穿的衣服是吻合的。
第二,一号死者遇害时的年龄在四十五岁左右;二号死者遇害时的年龄在五十五岁左右。
第三,一号死者的身高是一米六九,骨骼健壮;二号死者身高是一米七四,身材高瘦。
第四,二号死者身上的风衣是深灰色;此人身上的表链是银子加工而成的,用来固定表链的是一根牛皮带。
第五,从两个人的衣着来判断,二号死者极有可能是几个盗墓贼的头。
汪教授看过卞一鸣拍摄的照片和包中几样随葬品之后,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两个陵寝和山神庙下面的古墓一样,是典型的南唐时期的帝王陵寝。
第二,珠子是一颗价值连城的夜明珠,至于它的用途,汪教授暂时无法确定,但根据他多年考古的经验来判断,这颗明珠极有可能是含在口中的,历史上有口含明珠,尸体不化的说法,慈禧太后死后,口中也含有一颗夜明珠,孙殿英炸开东陵慈禧地宫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走了慈禧太后含在口中的夜明珠。
第三,铜镜是东晋宫中遗物,在铜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