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队长说,管正叔成家之后,弟兄三人就分家了,因为老大管正伯长年不在家,所以,管正仲和管正叔兄弟俩对管立秋这一支非常照顾,管立秋的婚事就是兄弟俩张罗的。这大概就是李云帆和卞一鸣先找管正叔了解情况的主要原因。
询问从黄军帽和金首饰开始。
“管正叔,你的侄子管立秋是不是有一顶黄军帽?”
“不错,秋儿是有一顶黄军帽。”
“黄军帽上是不是有一颗五角星?”
“不错,是有一颗五角星。”
“那顶帽子,管立秋现在还戴吗?”
“秋儿成亲以后就没有再戴那顶帽子了。”
“他是什么时候成亲的呢?”
“一九七零年底。”
李云帆问一句,管正叔答一句,所有的话都局限在问题的框架内,管正叔从不多说一句话。
“黄军帽还在吗?”
“不知道。”
“他在成亲之前,帽子上的五角星还在吗?”
“没有在意。”
管正叔消极被动的态度越来越明显。他甚至连一点疑问都没有,在一般情况下,被调查人对调查者的问题,至少有那么一点好奇吧!管正叔连这点好奇心都没有。不仅如此,管正叔表情平静,语速平缓,说话不温不火。像是事先准备好了台词。
“管立秋的黄军帽是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呢?”
“在马桥读书的时候,他跟着十几个同学到省城去了一趟,回来的时候,头上戴着一顶黄军帽。”
管正叔说的是红卫兵大串联时期的事情,当时,最邪乎的是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坐火车到北京去接受伟大领袖的检阅。然后把革命的精神带回来。
“我们听说邹家原来是不同意嫁给你侄子的,后来,怎么又同意了?”
“秋儿又加了一点聘礼。”
“加了什么聘礼?”
“添了三样东西。邹家就答应了。”
“三样什么东西?”
“金簪子,金耳环和金手镯。”
“这三样东西是从哪里来的。”
“不知道,兴许是嫂子结婚时的陪嫁。”
“管立秋母亲的娘家很有钱吗?”
“是县城一个大户人家。”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胜美嫁过来的时候,身上戴着三件金首饰。”
“你亲眼看见了?”
“吃喜酒的人都看见了。”
“你肯定那三件金首饰是管立秋送给邹家的聘礼吗?”
“您要是知道咱们这里的风俗习惯,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情了。”
“李局长,是这样的。”褚书记解释道,“在咱们这里,新娘子结婚的时候,身上所有的穿戴都是男方下的聘。凡是能穿能戴的东西都要穿戴在身上。”
李云帆和大家确实明白是怎么回事情了。
“有一个问题,我们不知道当不当问?”
“问吧!想问什么,你们就问什么?”管正叔道。
“我们听说你们的父亲过去干过……从事过盗墓的营生。”
“你们是听谁说的?”
“这……是不是事实呢?”
“过去,咱家穷的当当响,我爹没有办法才走这条路,后来条件好了,我爹就金盆洗手不干了。这件事情,只有我娘知道,你们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呢?”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我们无意中听到的。”
“谁说的?”
“是我娘和我爹私下里说的。被我大哥听到了。”
“你确定你们弟兄三人没有染指过这个营生吗?”
“我爹和我娘瞒着我们,就是怕我们走他的老路。挖坟掘墓,乡亲们要是知道的话,我们管家还能在后标村呆下去吗?”
“你娘有没有说你爹是单干,还是跟别人合伙干的呢?”
“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李云帆询问的第二个人是管正仲,他的回答和弟弟管正叔如出一撤。
最后,李云帆和卞一鸣不得不决定和管立秋正面接触。
“管立秋,你今年多大年龄?”
“实二十五岁,虚二十六岁。”
“我们听说你有一顶黄军帽。”
“我是有一定黄军帽。”
“这顶黄军帽还在吗?”
“不在了。”
“到哪里去了?”
“帽子坏了,我老婆拿去裱糊,纳鞋底了。”
过去,人们买不起鞋子,就自己做,先把破衣服上比较结实的布剪下来,然后裱糊在一起,等晾干了,在上面画上鞋底的样子,剪下来,好几层重叠在一起,然后用麻线密密的纳成鞋底。
有人见你前些年还戴过呢?
“后来,我老婆把帽子拆了。”
“你的黄军帽上是不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