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节(2 / 3)

,让奶娘偷偷给她吃了好几碗腌梅子冰,第二天早上就开始又拉又吐,折腾了四五天才止住。

现在虽然病好,但是这时的古人讲究病后温养,正所谓病去如抽丝,人们照顾病初愈之人比病中还要讲究,尤其霍思城的年纪还小,又是王夫人唯一的女儿,身份贵重,王夫人把她看得跟命根子似的。

所以哪怕她已经病好好几天了,王夫人还不准她下床,更不准室内用冰,连竹夫人青玉枕一类的寒凉之物也不准她碰,只准她每日午时,可以进一碗用深井水浸过的微凉的酸酪。

所谓酸酪,就是发酵的酸奶,是近几十年跟随胡人内迁一起流传到汉人当中的美食。

南方汉人受胡人文化的影响要小些,霍家所在的江北其实本来受胡俗影响也不深,但是霍思城的母亲出身太原王氏,王氏手里掌控有一支并州铁骑,其成员大多是汉中南迁的胡人氐族,氐族勇士骁勇善战之名闻名全国的同时,也将一些胡俗带到了并州。

经过两百多年的变迁,并州已经形成胡汉杂融的景象,很多胡俗也成为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再难说是胡俗还是汉俗了。

王夫人嫁到江北来,便也将一些并州的风俗带了过来,譬如陆瑶身下的胡床,床边的胡椅,日常饮食里增加的各类肉食和乳酪,都是王夫人从北地带来的。

并州女子多善骑,手脚纤长,性格刚毅,霍思城的母亲出身王家,更多了一份与生俱来的自信,眉目间一份风神俊秀,意气昂扬,又岂是江南柔弱女子可比?

可惜,王夫人的这份自信果毅之美并不太得霍思城父亲霍宴的欣赏,夫妻两个成亲七年,也只得了霍思城这一个,倒是霍宴的侍妾里,为霍宴生下的儿子不少。

王夫人也看出丈夫对自己的勉强,自得了霍思城,便疏于讨好丈夫,一心养女儿,平日里夫妻两个只做个相敬如宾的表面夫妻罢了。

陆瑶如今这具身体,叫霍思城的小姐今年才六岁,正处于天真好奇的年纪,王夫人也已经开始带着她读书了。

但是这些关系到大人内宅的事情却不是王氏自己告诉霍思城的,而是王夫人的贴身嬷嬷所教,为的是让她平日里听话,好好读书,莫惹王夫人烦心。

作为一个江北豪族家的嫡出女儿,今年才六岁的霍思城的书单有:《孝经》《论语》《诗经》,还有几本王家自己的饱学之士写给家里的孩子开蒙的书《王氏蒙学大考》,内含简单词句一千二百三十段,可供参考。

这些书由王夫人亲自做讲,其中又以王夫人自己比较喜欢的《诗经·大雅篇》和《论语·学而篇第一》讲得最多。

王夫人为霍思城讲课,并不讲究死记硬背,也很少用那本厚厚的让人抄写的《王氏蒙学大考》,而是往往以各种历史小故事开始,吸引霍思城小朋友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然后再用原文念,念完再教霍思城利用自己浅浅积累的一点认字基础去她指定的书里找原文,最后再教她原文。

至于那位汉朝班大家所写,教化女子循规蹈矩的《女诫》《女四书》之类的,霍思城的母亲提一嘴便摸着霍思城的脑袋道:那是讲给死板的凡俗人听的,咱们王家女子,自不必学这些。

陆瑶从自己这具身体的记忆里,就可以看出,这是一位博学多才,性情舒朗的女子,她虽然嫁到了霍家,但是并不以此就认为自家从此成为了霍家的附庸,反而在发现夫君性情懦弱,且与自己不合后,便疏离了对方,自得其乐。

在教霍思城读书前,她和霍思城行了正式了师生礼,收霍思城为徒,并要求霍思城在上课时称她的号——林下散人,对霍思城的课业要求也抓得很严格,并不像此时江北一些人家对家中女子只要求厨下女红。

只是最近半个月,因为霍思城病了这一场,上吐下泻,几乎起不来床,王夫人才特许她最近不读书,只好好在床上休息。

霍思城病虽好,却还被困在床上,除了王夫人身边的一帮子人,身边还单独有一个奶娘和两个年仅九岁的侍女照顾她。

上午父亲霍宴有事找了王夫人去,陆瑶这里便只剩下奶娘和侍女。

于是陆瑶又出花招让两个侍女替自己到外面的院子里捉知了去,接着等到日中时间,奶娘去端她每天最热时分得吃的那一碗酸酪了,陆瑶才得以一个人在屋子里偷偷抱着竹夫人松快会儿。

夏日的暖风隔着竹帘在屋里吹着,陆瑶听到院子后面传来两个小丫头嘻嘻哈哈的声音,知了声却一点没小。

陆瑶知道那是因为小丫头人瘦个子低,知了攀在树上,她们根本奈何不得。

不过她本也没打算让人把知了奈何了,只是给她们找个理由去外面院子里休息吹吹风罢了。

屋子里人越多空气越浑浊,也越闷热,陆瑶还能坐在窗边有小凉风吹着,两个小丫头就惨了,只能坐在廊下,即使太阳晒不到,地面也烫得人发晕,一动不动也能出一身大汗,不如给她们去清凉的后院找点事做。

陆瑶抱着竹夫人在屋子里停了一会儿蝉鸣,和后院的嬉闹声,捉摸着差不多了,就让两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