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这个时代也不会有那么多不羁放纵奇形怪状之人。
或许有那么极少一部分人是真的嗑药磕傻了,但是更多的人,只是在做秀。
他们的唯一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奇形怪状自己的与众不同能够让在历史上留下一点刻痕。
士人生于世,如果不能将自己的名字和自己惊人的才华伟大的思想传达给世人知道,就过世了,那是多么地可惜。
但是有什么比写一卷书,然后轻松印出去千千万万册,传遍全国更方便给自己扬名呢?
如果人人都在看自己写的书,人人都在阅读自己写的文章,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思想,赞美自己,崇拜自己,追逐自己……那是多么美好的事!
光是稍微想一想,临淄城内的士子们就能激动到血液沸腾!血管爆炸!
而这一切,在有了霍满的活字印刷之后,都变得可以实现起来!
别的不说,光是那本《拼音字典》,霍满说,他竟然已经送出去了三十五万册!
那还是一本工具书!
那就是说,至少有三十五万人看过了这本书,而且还不是看一眼,是经常翻看!他们经常要用的!
士子们都要眼红到滴血了!
如果那本《拼音字典》是自己写的,那自己的名字岂不是已经传遍全国!自己的伟大,所有人都将会知晓!那可是三十几万人啊!
从古至今,总共有过多少士子文人,加起来有三十五万的多少倍?有百倍吗?肯定没有!
而现在,这三十五万人都看过霍思城和王若彩写的《拼音字典》了!
那是多大的荣耀!
每一个士子把《拼音字典》替换成自己的书,都能美到成仙。
他们简直要嫉妒死霍思城和王若彩了。
而在嫉妒过后,这些人想到的就是,我能不能加入霍思城手下,也借由她的活字印刷,来传播我的文章和思想呢?
当面前摆的是霍思城的赏识和百家学宫的一个位置时,士子们还可以在心里矜持犹豫,待价而沽。
可当面前摆的是自己的书也可以传遍全国,士子们就该疯狂地冲到霍思城面前,祈求她先收下自己了。
士子们也不傻,百姓的眼睛也是有限的,谁的书先被印出来,谁的书先被传播开,谁才最容易名满天下。
等被印出来的书多了,那书和文章就不值钱了。
一夜过去,百家学宫的后门外,站满了想将自己的文章印出来传遍天下的士子们。
除了这些只看到了活字印刷所代表的巨大的名利,然后被名利冲昏了头脑的普通士子,百家学宫的后门外还有另一群士子。
他们同样是为《拼音字典》而来,但是为的却不是同一件事。
除了意识到活字印刷能给文人士子带来多么巨大的利益,这群人还意识到了另一件事。
《拼音字典》是用来教化百姓识文断字的,在这个时代,迫于教育资源的绝对拮据,绝大多数的士子都承认一件事,那就是:如果一个人能把一个人从蒙昧无知教到能识字,那他就已经可以算是此人的授业恩师了。
孔子相传有弟子三千人,在当时那样的条件下,他能不能把每个人都教一遍都还不一定呢,可《拼音字典》却能指点到每一个人。
可以靠《拼音字典》而识文断字的人有三十五万人!
孔子因教授弟子三千而称圣,为天下师,那王若彩霍思城母女所著《拼音字典》教授弟子三十五万人,又该作何?
这是回荡在那些意识到王若彩霍思城母女做了什么的士子心中的问题。
如果换成任何一个男人,他们根本就不会问出这个问题。
而因为做出这件事的是一对母女,两个女人,所以他们才在心里不敢置信地反问了自己。
可答案也是立刻马上就能得出的,他们连骗都骗不了自己。
——这样的人,是应该和仓颉孔圣相提并论的人啊。
昔者仓颉造字,鬼神哭。
而后又有仲尼传道三千,有教无类,破开这文明被极度垄断的万古长夜。
而今大部分庸碌之辈还因为自己的愚蠢和偏见意识不到自己面前屹立的是怎样的伟人,怎样的伟业,可他们博闻天下,纵览古今,难道还看不出,在长夜散去之后,又有煌煌烈日耀立当空了吗?
只要想到自己竟然和这样的人生在同一时代,更有幸亲自来到她的面前,参见她的不世之功,千秋伟业,他们就已经兴奋到头皮发麻,非要在那个人面前五体投地不能表达自己的悸动和惶恐。
是的,谁和真正的圣人待在一起时不会感到惶恐呢,对普通人,对他们这些人而言,那已经是另一个物种了。
能够稍微理解到一点她的伟大,他们就觉得自己可以安然归家,躺进自己的棺材里去见祖先了。
朝闻道,夕可死矣。
但他们还舍不得去死,因为他们用肉眼就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