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多是一生都在主家生活下,不愿意离开固有的生活,去追求自由,而且他们的家人都在主家,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甚至于,一提起让他们与自己离开,这些人的目光都充盈着恐惧,仿佛是要去赴死。
面对这种情,萧君泽只能换了个办法,他让这里的工头,把所有奴仆都带来,表示是要招工去河阴镇,可落户籍。
可落户籍这话,终于让他们不那么畏惧了。
在一片沉默之后,过了许久,终于有不少从河阴镇抓来的奴工主动站了出来。
然后人数便渐渐增加,还有一些因为失地,被强行抓来、没有主家的奴工也愿意跟着萧君泽回去。
当然,大部分人,还是无动于衷,他们不知道错失了什么机会,但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的人,并没有去改变生活的勇气。
于是,来这一趟,萧君泽一共带走了约莫五百余劳工。
回去路上,萧君泽轻叹了一口气。
这就是生产力不到时,改变生产关系,就是妄想啊。
人穷志短,马首毛长。
这些人,根本没有机会和成本去试错,他们的家庭、屋宅、吃喝,都是依附在世族门阀之上。这样的生活压迫下,又哪里来的动力,去改变呢?
在这种情况下,他光凭借一张嘴,是不可能说动大字不识,一生没有离开过主家的奴仆。
只有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离开主家胆量时,才能谋划更多的事情。
……
将奴工们带回河阴耗费了一天的时间,阿瑰顺利找回了叔叔,几个孤儿,也找到了一个亲人。
萧君泽没有去看,而是直接回了洛阳。
他拿出纸笔,开始梳理自己的计划。
来北魏之后,他已经成功扎根,那一点工业正在以极快的速度扩张。
但是,相比于整个国家,它还差得很远。
如果他将盐利交出去,运河修筑与工坊扩大,都会受到不小的影响。
那么,要加快速度么?
萧君泽微微摇头,在运河这种大基建加持下,他的扩张速度已经很快了,想要更快,工人和设备都跟不上,没有意义。
所以,只能奠稳基础。
有些理论,还不能出来,因为根本没有生长传播的土壤。
也不急,他才十二岁,还有足够的时间,来改变这个世界——不过,一些准备还是要有的。
萧君泽回想起那个想当他家奴的少年。
至少,在他治下,可以给那些孩子更多的机会。
萧君泽指尖轻点,有了几分计较。
-
河阴镇上。
阿瑰有些惊讶地捧着一套衣服。
他的叔叔脸上多了一条鞭痕,笑道:“这是工装,坊里说,今年大家都辛苦了,各自给一块布,让过个好年,我便让人给你缝了一套。”
阿瑰瞬间心疼地脸都扭曲了:“何必呢!何必呢!整一块布能换五斗麦,够咱们吃上两月了!”
“这都做好了,你不要,才亏了,”他叔叔美美地道,“那孙寡妇缝补的手艺甚好,如今咱们也落籍了,等我再赚些钱,便将她娶了……”
阿瑰撇了撇嘴,明白原来自己个添头:“谢谢二叔,我时辰快到了,我先去上学。”
说完,便飞快走了。
出门,他唤来院里子里正在分捡羊毛的朋友们:“走,先去学堂。”
几个小伙伴纷纷抬头,手脚麻利地东西收好,乖巧地跟在他身边:“阿瑰,我听不懂。”
“听不懂先记着,回头我再教你!”阿瑰安慰道。
一行人冒着雪,走进了河阴工坊里,新建一个小书院,这是用库房改建的屋子,黑板旁点亮了一盏油灯,只在傍晚教半个时辰的课,内容是拼音和加减,免费教学。
隔壁还有个小屋子,放着一些字典和书本,允许人抄书。
还在门外立了一个黑板,写了注音的字。
听说还准备建一个印坊,他们也不懂是什么,但是能学字,不知是多少庶民想也不敢想的事情。
所以,就算他们来得很早,小小的房间里,也挤满了人。
阿瑰学得非常认真,忐忑的心里,带着一点点不敢示人的期盼……如果他学的很好,那位贵人,会收他做奴仆么?
-
接下来一个多月,整个洛阳城在风雪之中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并没有因皇帝外出而生出什么波折。
当然,也不是全然没有。
文臣之中,李彪和李冲关系十分紧张——李彪是左相李冲的从微末之中提拔起来的亲信,但前者在官居度支尚书(财政大臣)之后,便不那么听李冲使唤了,这让李冲十分愤怒,孝文帝在时,还会当一下和事佬,但如今皇帝北巡,两人的冲突便大了起来。
而这把火,居然还烧到萧君泽这里。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