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他也不敢在襄阳城外建工业基地——那不是放在那等人洗劫么?
池砚舟整个人都冒出一股热气,挺起胸脯:“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他已经不是学生了,是老师的下属,终于不用被崔曜和斛律明月压一头了。
……
襄阳城东,鱼梁洲。
一群民夫正帮着向一座新修的船坞运送木材。
几名少年也混在其中,桓轩好奇地多看了一眼那小舟,形如梭,有着尾巴一样的东西,听说叫尾舵,其上有一张很大的三角帆,而最漂亮的是,这船头有一个金色的铁件,做成尖梭的模样。
船上还有一架抛石机,但并不大,看着那的凹盘,桓轩估计最多能放碗那么大的石头。
这么小的船,有什么用呢?
他一边想着,一边把木头送到,又去送下一车。
他们本没有板车,但他在前两日对阿萧说准备存钱买车后,昨日,刺史便在这鱼梁洲上建了一家车行,可以在工地上租车使用,但不能将车带出工地,还会扣去一定的车费。
但这已经足够了!
有了板车,他们送的货多,赚的钱也更多了。
又送了几车木头,桓轩看着一名和他差不多年纪的少年,正在指点一个木匠哪里做的不对,十分羡慕。
听说这些孩子都是那刺史的弟子,不愁吃喝,前途无量。
再看着搬运木材的自己,这样大的差距,离阿萧也太远了。
他思考着,如果自己想去学习,那应该怎么才能进入那书院之中呢?
思考许久,他突然想起,阿萧曾经说过,刺史大人喜欢一些稀奇的东西。
嗯……
他深吸了一口气,想到这些日子的存粮、还有积蓄,突然也不那么急着买车了。
如果这个计划能成,不但能赚些钱,还能顺便送阿萧一个礼物。
想做就做,忙完一天后,他找小伙伴们做一件大买卖。
“你们都知道吧,我家在山里,”他目光闪亮,“山中有不少珍兽,平日山民以皮毛为食,铁器稀少,盐货紧缺,只要咱们前去贩卖,就能换到许多皮毛珍兽,到时,便不会这般拮据。”
小伙伴们有的迟疑,有的则愿意加入。
“那老大,咱们去哪个山里?”
“巴山!”桓轩思考了一下,回想着阿萧那日教他的许多东西,思绪越发清明,道,“那里山民被南齐压迫得紧,还不知道这里已经被北朝拿下,正是赚差价的时候。”
山民部落大多相互通婚,沾亲带故,茶园这些茶叶,他们山里也很多啊……
想的越多,桓轩便越觉得有戏,甚至生出一种,将来像族叔那样,带着十万山民,投奔北朝,换一个襄阳王,到时,就能常常见到阿萧了吧……
谁说没关系
雍荆二州,八王之乱,永嘉南渡时,就在南北两朝中被反复争夺。
战乱四起之下,两州人口大减,许多汉人逃入深山,与蛮人杂居,而失去户籍的他们,在繁衍子嗣后,又会离开山林,在江汉平原之上开垦耕作。
而南朝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们又重新在江汉之地设了数十个郡县,就想着把这些人全部编户齐民,许多后渡江的世家大族没有土地,便也将这些蛮汉杂居之民视为牛马,他们占据山民们开垦的农田,捕杀山民为奴,重新在两州立足。
而山民们也不甘示弱,两百年来,他们或袭杀世族,或举族内附北朝,成为北朝对付南朝最坚固的防线。
简单说,萧君泽来到襄阳,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尖锐到几乎不能抚平的民族矛盾。
那些土地的归属,属于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萧君泽不可能任凭山民一开口,就要求各地乡豪把土地还给他们。
他处理的办法,只能是继续编户,你拿了北魏的户籍,北魏才可能承认你的土地,你连户籍都没有,土地凭契又从何而来?
而且江汉之地,可供开垦的土地非常多——一直到宋朝,这片土地才正真开发起来,有了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也让明清时江南的土地能抽出来余力去种棉花,只是因为如今的沼泽面积非常大,需要大量人手才能排干沼泽,修筑堤坝。
而这些沼泽一旦开发出来,就是上等好田,虽然比不过东北的黑土地,但也是几千年积累的腐植,利好农耕。
唯一的问题就是,开垦土地的需要大量的粮食和人力。
但这些对萧君泽来说,都不是问题。
他刚刚收入一大笔钱粮,足够他征发十万人前来劳作,这些钱,他打算一次性洒出去。
青蚨对此压力很大:“公子啊,咱们的钱虽多,但如今失了工坊,是否要留些钱粮,以备不时之需?”
“不需要!”萧君泽微笑道,“我已经留够了余量,真有需要时,洛阳、南阳之地的乡豪们,都是咱们的粮仓。”
青蚨顿时额头冷汗浸出,小声道:“这,怕是会伤民心吧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