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是跑回娘家,住上几日也就乖乖回来了,从来没有这样提和离的。
到了这个地步,李氏才带着陆夏苗一起,提了筐鸡蛋上门,在陈家门外陪着笑脸说道:“亲家啊,我过来接秀儿回去啦!前些日子不是我们不来,实在是秋收太忙,你们也知道的,家里实在是挪不出人手啊!”
然而陈家却是个硬气的,孙氏站在屋里,连门都没开,隔着窗户对李氏喊话道:“不用了,你们陆家的大门我们高攀不起。”
“我们秀儿嫁过去这么些时日了,还是个黄花大闺女,也不知你儿子是不是有什么隐疾。就算是和离,我们也是不怕的!我们陈家说大不大,家里也有十几亩田,也不差多养一个人,不过是多一双筷子的事儿罢了。”
陆家大房没能如愿把陈秀儿带回去,却也不同意和离。陈秀儿可是他们花了二十两银子娶来的媳妇,哪能说和离就和离?
他们灰溜溜的回去了,准备拖着等陈家低头。
陈秀儿今年已经快十八岁了,再拖两年就成了老姑娘,又已经嫁过一次,这十里八村的,也没有人会再娶她了。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孙氏是个狠人。
她在村里四处对人说陈秀儿嫁过去十日还没破瓜,还给陆夏苗扣上了一个不行的帽子。
没两日,就连邻村的人都听说了陆家大房的小儿子不行,新娶的媳妇子不愿意守活寡,要和他提和离的消息。
陆夏苗被说的抬不起头来,连门都不愿意出了。李氏也顶不住压力,最终还是又去找了孙氏。
她提出让孙氏帮陆夏苗正名,条件就是同意陈秀儿和离的要求。
孙氏这才改了口,对外说是陈秀儿嫁过去就病了,因此才没有和陆夏苗同房。
接着便火速与陆家签了和离书,一起去衙门里盖了章。
不过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再改口,村里人相不相信,那就没人会知道了。
大房在陆夏苗的婚事上吃了大亏,一时间偃旗息鼓。秋收结束了,陆家大房也整日窝在家里,连门都不怎么愿意出了。
林晓寒觉得陆家大房活该,若是当日待新媳妇好一些,两家也不至于闹到这个地步。
不过他也替陈秀儿感到幸运,多亏了她有一对真心疼爱她的父母,家中条件也好。若是换成个外村的媳妇,或是家中没有这么硬气的,怕是也只能被大房一家白白磋磨了。
秋收接近尾声,林晓寒的喜帖也全部写好了。
他这一次的写的格外认真,花的时间也多,确认喜帖没有一张有错漏瑕疵以后,才把它们全部交给了陆秋成,让他带去给郑院长。
中午的时候,陆秋成请了个短假从驿馆去了书院。
他站在书院外面,守着郑院长出来。
郑院长一看见他,面色就是一变。不过这一次他似乎早就知道陆秋成的来意,虽然咳嗽了几声,拿了拿架子,最终还是把他带到了书院里面。
关上房门以后,陆秋成才从怀中掏出一个包袱,放在郑院长面前道:“这是拙荆写的帖子,有八十份的数目,还请院长您过目。”
郑院长嗯了一声,打开包袱……他这些日子在家里,早就听自家夫人说了林晓寒写喜帖一事。
原本他是极不高兴的,也不想让林晓寒一个哥儿来写帖子。
但架不住郑老太太说了一箩筐林晓寒的好话,又说那林哥儿写的帖子真是整个大晋独一份的,找不到替代者。为了儿子的婚事能办的体面,才勉强接受了下来。
不过郑老太太那一通念叨,郑院长多少还是听进去了一些。比如陆秋成娶林哥儿是为了报恩一事。
郑院长虽然仍然不满陆秋成荒废学业,浪费了书院的名额,心里却多少舒服了一些。毕竟一面是曾经的恩人之子,若是不管不顾,为人也凉薄了一些。
包袱被解开,郑院长看向布包里的那些帖子。
大红色的纸面上绘了彩色的图案,上面用金线细细勾线。喜贴上的文字也是用金墨写的,是簪花小楷,字迹格外灵秀,笔锋干净利落,可见书写之人也定是个心思灵敏之人。
郑院长不免有些惊住了,虽然早就听内人说过林哥儿字好,但这帖子的好却又超出了他的想象。
他难免又想到了之前林哥儿在书院外舌战群儒之事。
那日的事情他也听说了,对于圣人言论,林哥儿见解犀利,句句直切重心,比许多书院的学子还要强些,可见他的确是有几分才华的。
郑院长虽然为人古板,但却是个惜才之人。林晓寒虽是个哥儿,但有才华傍身,郑院长对他也没那么厌恶了。
他一封封验看过那些帖子以后,想了想,便拿出了八十锭银子说道:“听闻您夫郎写一封帖子要一两银子。我原本觉得物非所值,可如今一看,倒也有价高的道理,这些银子你拿去,我们便银货两清了。”
陆秋成闻言却是连忙摆了摆手道:“郑院长万万不可,夫郎早就与尊夫人说过,这些帖子他是不收一文钱的。”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