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顺亲擒北魏主将凉棱大斐,余者望风披靡,俘兵众万余人。
一场本以为是死战的战役,便就如此平息了下去。
城头上,簪缨长舒一口气,始发觉自己的指尖微微在抖。
“娘子?”
姜娘低低关怀一声,簪缨摇头,很快下城楼,命打开坞门。
除了留在北面清理战场的战士,檀顺、王叡、傅则安等部尽皆入城——尹真在之前的厮杀中一马当先,不顾己身安危向前冲杀,一人便斩下二十几颗敌颅,自己的前胸与腿上也中了数道刀伤,被亲卫抬回城中,已无力辖制这些擅入的兵马。
自然,经过簪缨一众人时,这位堡主的脸色黑沉之极。
簪缨心中对尹家堡确有愧疚,眼下却不是谈这个的良机,命人抚恤伤兵,寻到檀顺问:“阿宝,你如何会来?”
阔别一年有余,檀顺的个头如竹子拔节,已长得很高,一张娃娃脸也全然长开,少年英俊,再无稚气。
他近前,浑身带着酣战后的热气,把住簪缨双臂先问她:“阿姊,你可还好?”
两人叙了话,簪缨才知,原来早在月初卫觎兵围洛阳时,他便料到北魏会狗急跳墙,偷袭青州,提早派了檀顺领五千骑驰援。
而龙莽也传信给他豫州的兄弟,让马晁领人护他义妹。
加上簪缨传召傅则安的信件,也同时到达蒙城,这才有了今日两军会师尹家堡的局面。
簪缨初步了解了情况,急于问檀顺:“大司马诸事安平否?洛阳战况如何?”
她的雪肤花貌上落有风尘,却不掩丽质,眸子含蕴水光,紧张关切之色溢于言表。
檀顺望着她神情中细微的变化,顿了顿,嘿笑一声道:“我混了个破虏将军,却还不能时时见到大司马的面,领兵来时,前线正拟攻城,我亦不知而今行进到哪一步了。不过阿姊只管放心,有大司马,此战必成!”
他从北府军最底层的一个小卒子,一步步磨炼出来,对卫觎已经从最开始的威服,口服,到如今的一万个心服了。
他曾亲眼见过大卫马奋槊冲阵的场面,那样一夫当关的气势,深深让檀顺觉得,大司马一个人,就是一支军队。
簪缨望向西北方的天空,眸中忧虑之色不减,面上却浮现一缕清毅的微笑。
她当然相信,他会功成。
……
“——报,东城门被破,卫觎率五队骑军冲上青龙大道!”
“——报,晋军攻势凶猛,金镛城告急!”
“——报,镇国将军与卫觎对阵重伤,亲卫冒死抢出,安北将军已战亡!”
北魏皇宫中,一道道不祥的战报传入拓跋奭耳中。
他坐在洛阳城最尊崇的一把椅子上,听到的却是宫城外不绝于耳的厮杀声。
他的耳边还有屏风内后宫妃嫔的恐惧哭泣声。
拓跋奭闭了闭眼,“柔然的回信呢,西凉呢,卢水呢,都无援兵吗?”
负责外交的鸿胪寺卿神色惨然道:“陛下,我朝之前与柔然在边境屡生龃龉,此番恐怕等不来援手了。至于那西凉女帝,公然下诏要招晋国大司马为皇夫,与他共坐江山……陛下,目下已是危急存亡之际,宜速决断了!”
之前司徒王丘提议朝廷弃洛阳而撤守长安,被拓跋奭否决,在他心底,总觉得他的大魏国还有一战之力。
可到了此时,拓跋奭终于不得不下定决心
。
他唤内侍将太子带来。
不多时,一个身量不足的少年被带到拓跋奭身边。
拓跋奭抚摸太子发心,指定司徒、太傅等几位辅命大臣,又拨一队禁军,命他们务必将太子平安送到长安。
“父皇,儿臣不走……”年少的北魏太子知道宫外发生了什么,眼含热泪,“我要与父皇一同留下!”
“傻孩子。”拓跋奭直至此时,脸上亦无畏惧之色,洒然笑道,“父皇留下,是鲜卑族的魂。你退守长安留住复兴之望,是鲜卑族的根。趁着前头还能抵挡一时,速行!”
众臣拭泪,拜别魏帝。
待太子含泪一步三回头地被太傅抱出大殿后,拓跋奭换上甲衣,召集宫中剩余的全部禁军与宿卫。
他拔出七宝剑,目中透出鹰隼般的锐光,声音雄浑道:“未到终局,鹿死谁手岂有定论。今日是十五,只待多撑一天,撑到明日,那卫氏子每月十六必犯寒症,集中兵力先擒此人,枭首传军,敌军士气必溃!”
洛阳城中,才是白日。
明亮的金乌却被火光战旗所蔽,长道上积染着尸体与鲜血。
北魏百年来雄踞关中的资本,无非是脱胎于草原游牧民族的凶猛铁骑,然而当晋军破关入城,在巷道交兵,骑兵需要远距冲杀才能展现的冲力优势荡然无存。
卫觎率三百轻骑撕阵,马槊冲锋,单骑突阵。
他身上的厚铠已全数剥离,只着一件单衫军服,依旧浑身燥热难挡,丹田如焚。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