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地扫雪,除冰溜子,内内外外都忙得紧。
“这冰溜子有点过于刁钻了。”
吏部侍郎冯玉典瞧见那王固头上缠了一圈儿细布都快戴不上官帽了,他忍笑忍得十分难受,嘴角死命地想往下划拉出个痛惜同僚的弧度,却还是被王固一眼看出来隐隐上扬的端倪。
王固也顾不得骂宫人了,一手扶着脑袋怒瞪冯玉典:“我看下一个就砸你!”
“哎你怎么说话呢……”
冯玉典正准备说道说道,礼部尚书蒋牧从外头进来了,一边解下身上的披风,一边唤冯玉典道:“秉仪,王大人今日遇此无妄之灾,你少说几句,别吵得人耳朵疼。”
冯玉典见蒋牧一个人回来,便道:“陆阁老呢?”
“圣上今天早上精神头又好了些,问完护龙寺中事,便留陆阁老在干元殿中多说几句,我不便听,便先回来了。”
蒋牧几步过来,伸手在炭盆上烤了烤。
建弘皇帝这病近来挺让人摸不着头脑,因为这两年他病得更重,内阁里这么几位阁臣,只有首辅陆证,次辅陈宗贤还有蒋牧他们能多见几回皇帝,冯玉典今年就只见过一两回而已,原本听说近些天建弘皇帝身体渐好了,人有精神了,哪里想到昨儿夜里又连夜请了苗地的大医入宫,这才一夜过去,皇帝就又好些了。
难道那大医真有些神秘的本事?
“陆阁老不在,陈次辅告假,”冯玉典看了眼一直坐在一边不发一言的刑部尚书胡伯良,又去看脑袋上缠满细布的王固,“只咱们这几个,这宋昌的事,怎么议?”
“看我干嘛?”
王固挨了一记冰溜子,脸色有点不好,这会儿一手扶着脑袋,神情平淡道,“一个官儿不大,心却大的糊涂东西,为了匠人村分给他的那么点好处便起了这样的心思,该如何办,便如何办。”
王固心里不痛快极了,陈次辅不在,这屋子里有两个见天地跟着首辅陆证的,还有一个闷头闷脑谁都不亲的胡伯良,虽说宋昌这事不大,死了个流民而已嘛,追究起来也不过是宋昌一个人的罪过,一颗棋子而已,但他实在讨厌冯玉典这个家伙,说话绵里藏针的,什么德行。
内阁里哪怕没有首辅与次辅在,也终究要一刻不停地运转起来,而干元殿中此时屏退了所有宫人,连曹凤声都退了出去。
一张桌前,陆证正襟危坐,而在他的对面则是一个年约五十余岁的人,鬓边不过零星几根白发,眉目犹有几分年轻时的风姿,一副儒雅超逸的气质,与陆证身上的官服不同,他只着一身洗得发白的棉布袍,髻间一支木簪。
陆证与他之间静无一声,只听帘后建弘皇帝咳嗽,两人立即站起身来,这时建弘皇帝掀开帘子出来,他只穿了一身龙纹常服,整个人枯瘦得几乎只剩一把骨头了,那双眼睛却出奇的精神,连带他病久了的那副身骨也好似变得轻盈许多。
“老师坐吧。”
建弘皇帝对陆证说了声,随即又看向另一人,“郑鹜,你也坐。”
陆证与郑鹜两个都没说话,各自坐下来,只见建弘皇帝一撩衣摆在正中坐,桌上三碗热茶,缕缕烟动。
“故人重逢,二位却无话可说?”
建弘皇帝说着,看向郑鹜,“朕记得你从前还做过秋融那孩子的老师。”
“是,”
郑鹜眉眼之间有种闲散惯了的清苦气,他垂眸道,“只是郑某懒怠,实在不堪为人师,七年前便已辞去教养阁老之孙的这桩事了。”
建弘皇帝来了点兴致,“怎么个懒怠法?”
“说来惭愧,”郑鹜双掌撑在膝上,笑了笑道,“郑某有个惧寒的毛病,一到冬天,天若冷得厉害便起不来床,故而耽误了不少秋融的课业。”
建弘皇帝听了,不禁一笑:“你这老师果然不称职!”
他随即看向另一边的陆证:“老师,想不到你也有个看走眼的时候。”
陆证看着对面与帝王同坐一桌却依旧宠辱不惊的郑鹜,他徐徐开口,意味不清:“是啊。”
郑鹜对上陆证那双精神矍铄的眼,他依旧面若春风。
“好在秋融并未学得他老师的毛病,如今,已是个成才的孩子了。”
建弘皇帝端起来茶碗,他的茶与陆证、郑鹜二人不同,是一碗药茶,苦涩的余味长,茶的香味不够,但他面色不改地抿了几口下去:“足见老师对你孙儿的用心之深,而朕虽是天子,亦有这样一份用心想要交托给朕的儿子,可你们说,谁才担得起朕的这份心呢?”
此话一出,陆证与郑鹜二人立即起身欲跪,建弘皇帝眉眼未抬,却淡淡道:“老师不许跪。”
陆证微屈的膝盖一僵,他缓缓抬起头来,望见帝王枯瘦苍白的侧脸。
郑鹜却实打实地跪了下去。
“今日朕只打算与老师您说些掏心窝子的话,”建弘皇帝没管跪着的郑鹜,他又喝了口药茶,“朕也不过血肉之躯,寻常人家大小都有一分家业要交到子孙的手里,朕亦有一分家业,只不过是比他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