蓉城常住人口是南安的四倍多,灯会时间更长,来赏灯人数也仅有南安的一倍多, 共27万多人次, 这是因为南安有赏灯的传统,大家都会习惯地去观灯。
刨除文化局垫付的成本, 凤宁最后分得了50000元,这笔钱还要给灯笼厂一半,凤宁自己还余下25000元。
这笔钱对灯笼厂来说,是一笔巨款,几乎相当于他们过去一年的利润。有了这笔钱,他们这一年都可以随便浪了。
吴昌德收到凤宁给的钱时喜笑颜开,但还是忍不住眼红:“小凤,你这刚辞职出去单干,就成了万元户,这么多钱,你花得完吗?”
凤宁说:“这就不劳吴厂长费心了。”要不是自己白手起家,手头没人,何至于还把这钱分给灯笼厂。
吴昌德呵呵笑:“以后在别处承办灯会,别忘了拉拔一下我们这些老同事啊。”
凤宁皮笑肉不笑:“好说。”
现在她手头有了启动资金,以后再办灯会,就全都要自己来了。
拿到这笔钱后,凤宁买了东西去看望外公外婆,并且陪着外公去医院做了检查。这是她早就想做的了,现在有了钱,终于可以去了。
医生说外公腿上的弹片可取出来,但是陈年旧伤,即便取出来,骨头也很难愈合,老人家还是难以行走。
而且身体太虚弱,要动手术的话,需要养一段时间才行。
凤宁便带着外公去找贺志华,贺志华给外公把脉之后,给他开了中药,让他先回去调养身体。
凤宁又花三百多块钱给外公买了副轮椅,以后不管他动不动手术,恐怕都不能正常行走,有轮椅代步,就再也不用一直被局限在他那个黑洞洞的屋子里。
现在春光好,天气好的时候,外婆可以推着他去村里村外转一转。心情好,身体也能跟着好起来。
外公外婆收到轮椅的时候,哭得像个孩子,他们除了感动,更多的是难过,难过他们都能享到外孙女的福,女儿却没这个福气,如果她还活着该多好。
凤宁花高价给外公看病抓药买轮椅的事很快就被凤宁村里的人知道了,马老太和一帮老太太在村口闲聊的时候,被老姐妹们问起来这事,她阴阳怪气地说:“我亲家福气好呗,儿子女儿的福没享到,倒享了外孙女的福了。”
跟她聊天的老太太就问:“老马,你孙女给你买了什么?”
马老太气鼓鼓地说:“我又没瘸没瘫,不需要享那个福。”
老太太说:“你不要轮椅不用看病,吃的穿的总该买给你吧?”
马老太气得天也不聊了,站起来拂袖而去:“孙女是什么?别人家的人罢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跟我有什么关系!”
等她走远了,村口聊天的那群老太太彼此看了一眼,然后悄悄说:“该!当初红鹃多好的人,都叫她给活活逼死了。”
“我看也只有凤宁那丫头能降得住她。”
凤宁当然不会理会马老太的心情,如果知道她被气得不轻,她还是会高兴的。
凤宁忙得很,等外公的事告一段落,她便在师父家附近租了两间屋子做宿舍,再也不让姐妹们跟着自己挤一个屋了。
凤宁把表哥谢俊伟和同村的曾勇与刘海都叫了过来,这几个男孩都未婚,没有家庭负担,不在家也不会影响家里的生产。
她打算长期雇他们给自己做灯笼,每个月给他们发工资。刚开始不熟练,工资不高,但他们都很乐意,比起在家里待着一分钱也挣不到,凤宁一个月能给三十块钱工资,已经非常多了。
而且布置灯会的时候工资和奖金是另算的。凤宁说了,熟练工的话,一个月可就不止100块钱,而且不同岗位价格不一样,画工工资最高,大家听得心动,都铆足了劲学画画。
灯笼是时令性很强的物品,有着非常明显的淡旺季,上半年就是灯笼销售的淡季。
但凤宁并不担心雇来的人无事可做,去年蓉城启动的历史文化名城项目,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除了平行巷子,还有文林坊和慈恩街,这两个街区都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氛围,以寺院为中心辐射到周边,老建筑保存得也很完好。
这两处街区的改造工程依然是袁总承包的。吴昌德一直在打这两个街区的主意,想跟袁总继续签合同,拿下这两个街区的灯笼单子。
但袁总不太感冒吴昌德这人的做派,他也是从国营单位出来的,当初就是不喜欢原来领导的做派,这才出来单干,现在看到吴昌德这么对凤宁,便有些感同身受,拒绝了跟灯笼厂的合作。
凤宁当然懂得把握机会,去年还在布置灯会的时候,凤宁就跟袁总提前说过这事,另外两个街区如果需要灯笼,也可以找她合作,袁总口头也答应了,说明年开工后再去找他。
前段时间去蓉城拿钱的时候,凤宁还特意去拜会了袁总,同袁总已经签订了合同,为这两个街区提供灯笼。大小灯笼加起来一共是一千六百盏,每盏灯价格是两块。
文林坊和慈恩街跟平行巷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