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蓝月花】的名头在华国内部能传地沸沸扬扬,国际上的媒体肯定也会有所耳闻。
毕竟这种能够发出自然荧光的花卉,已经不单单是具备观赏性那么简单了,这里头蕴含的能量,已经波及到了人类农业技术的一次巨大进步。
再加上华国近些年来的影响力逐步扩大,不少国际媒体早就在华国内设立了新闻分部和采访团队,以此来捕捉这个13亿人口大国的新闻动向。
“双11”“阿里发发”“企鹅”每当互联网上掀起浪潮的时候,国际媒体都会蜂拥而至地进行报道。
这一次因为【蓝月花】而掀起的新闻浪潮,自然也逃不过这些国际媒体的耳目。
像英格兰的bbc、路透社,米国的n电视台,岛国的nhk都对这【蓝月花】的出现进行了集中报道。
不单单是这些国际知名的电视媒体争相报道,就连一些世界闻名的科学杂志周刊,都将【蓝月花】的新闻资料给收录了进去。
像其中对【蓝月花】较为关注的《新科学家》《科技新时代》《科学画报》之类的国际著名杂志,直接将【蓝月花】的照片当成了杂志的封面进行发表。
在如此狂轰乱炸的密集报道下,整个世界,近150多个国家都知道了【蓝月花】的存在。
当然了,这些国际媒体的报道有正面的,肯定也有负面的。
像华国内部那些公知大v对【蓝月花】的质疑声,就被这些国际媒体收录了不少。
毕竟外国媒体这骨子里就喜欢抓住一些事物来抹黑华国,像【蓝月花】这种跨时代的农业产物,肯定也是被他们逮住不放地往死里黑。
什么“华国科学家热衷造假”“蓝月花是否是昙花一谢的噱头?”“华国数名专家对蓝月花的存在表示怀疑”之类的标题党新闻,在这近一周时间内就没少放过。
像米国的n电视台,更是为【蓝月花】开了一期专栏,邀请了数名麻省理工的专家、教授进行现场讨论。
之前提到过,目前全世界对夜光花卉的研究还处在小范围实验当中,像麻省理工的某个研发团队就有设立过此类项目。
但是将昆虫、细菌身上荧光组织、相关基因,移植到植物花卉上,本来就是困扰动植物界的一大难题。
哪怕是麻省理工大学的立了这个项目,但是在几十年的研究下,也是迟迟没有得到突破性的进展。
可正是这个没有得到突破的夜光花卉项目,却被华国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民营企业给做到了,这不是在打他们麻省理工这些植物学家的脸面吗?
所以在受到了n电视台的专访邀请后,这几位出身自麻省理工的植物学家自然就挺身而出地来对【蓝月花】进行“质疑”了。
当然了,他们提出的质疑论点也十分有理有据。
像其中一位名叫约翰逊的植物学家说:“华国的研发力量,和我们米国不一样。他们国家的研发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科学院、大学、研究所、国企这类的功能机构当中。”
“像这家【第一食品公司】这样的民营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夜光花卉的条件。”
“而且我也联系了几位华国植物学界的老朋友,他们也从没听说过有哪个研发团队在攻克夜光花卉的项目。”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种名叫【蓝月花】的植物,是华国科学界一次最大的造假行为。这是科学界的一次耻辱事件!”
这位麻省理工的植物学家的评论,自然是引起了不少国外网友的热议。
毕竟在长达一周的密集报道下,外国网友早就对【蓝月花】的新闻感到麻木了。
这时候有一位植物学界的大佬站出来质疑,而且质疑的理由也是听起来煞有其事。这些平日里在外国互联网上黑惯了华国的国际喷子们,自然是逮住了机会不放,开始狂轰乱炸地群嘲起了“华国学术、科研造假”的相关新闻了。
“这种蓝月花肯定是假的!”
“华国人怎么可能有这种跨时代的研发技术?”
“听说华国大学里的毕业论文,都能花钱找人造假,这种科研成果造假肯定最常见不过了。”
“麻省的这位约翰逊教授说的对,华国的民营企业根本就不具备研发条件,蓝月花造假无遗。”
“夜光花卉?别开玩笑了!我看就是染了荧光涂料的假花。”
当然了,有人喷,自然也有理智的人抱着求证的态度。
像米国麻省理工、牛津、剑桥、斯坦福这类大学里的专家教授,肯定跟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专家学者有着交流联系。
不少人在看到关于【蓝月花】的新闻报道后,自然是跟那位在n新闻上大放阙词的植物学家约翰逊一样,开始向华国的教授友人进行求证了。
接到来自大洋彼岸的闻讯,华国那些重点大学里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们,也是一个个开始纳闷起来。
“怎么感觉全球各地的科学家,都在问【蓝月花】的真实性啊!”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