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纤凝不言语,以示默认。
“世人只知我义父是给一狂热的佛教教徒刺死,殊不知所谓的佛教教徒是冒充的,刺杀是早有预谋的。”
李纤凝眉目耸然,立刻联想道:“吉和?”
罗含一死,现任主教是最大的受益者。且周雷两起命案均发生在吉和任期。
“娘子聪慧,凶手正是我义父的弟子吉和,他找来人冒充佛教教徒,之后散播舆论,令众人将矛头指向佛教,言论中不乏诋毁我义父之语,说他没有得到圣灵眷顾复活,乃是心中怀恶,不肯忏悔之故。他们一会儿说我是义父亲生女儿,一会说义父对我另有企图,可怜义父死后名声还要给他们玷污。”
提及亡父,阿悉兰眸中覆悲,顷刻收拾好心情,续道:“义父死后,吉和继任主教,景教迅速崛起,七年间竟然发展出数万教徒,声势惊人。木莲和银莲教徒也还罢了,金莲教徒非富即贵,仗着这些权贵之力,吉和在京中如鱼得水,权势熏天。”
这点李纤凝深有体会,过后也调查过了,吉和确与京中许多权贵过从甚密,是达官显贵宴席上的座上宾,他本人极富手腕,大秦寺的生意遍布东西两市,城外更有良田数千亩,财力雄厚。
“对于景教的理念,娘子想必有所了解。吉和所秉持的理念和我义父又是不同,我义父认为人生而自由、良善,之所以犯下罪恶,乃是受了恶魔的诱惑,犯了罪理所当然承担苦果,然‘圣灵’博爱世人,关心世人,好比菩萨普渡众生,‘圣灵’亦肩负着度化世人的责任,对于那些犯了罪的恶人,‘圣灵’也不放弃他们,只要他们肯诚心忏悔,天界的大门仍旧为他们敞开。圣灵赐福所有人。这是景教的信仰也是景教的教义。吉和背离了教义,主教和教士法师们是‘圣灵’在人间的使者,有代‘圣灵’度化众生的责任。吉和不满足于付出,他称众生顽愚,不堪教化,只配奴役驱策。义父起先还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像对世人布道那般讲诉道理,企图感化他,使他回归正途。后见他顽固不化,更纠集信众,大肆宣扬毁谤之言,煽动人心,起了将他驱逐的念头。吉和得知消息,表面上祈求义父原谅,收敛行径,暗中谋划亲手炮制了布道台上刺杀主教的惨案。更牵扯上佛教,引得物议沸腾,他在背后推波助澜,操控舆论走向,景教由此广为人知,逐渐兴盛。吉和其实是个很有魄力和野心的人,他扬言要将景教发扬光大,成为大唐的国教,叫天下万民皆来朝拜信仰。七年来,他结纳权贵,广招教徒,在全国各地建立大秦寺,传播教义,教徒遍天下,再有二十年,势必可与佛教分庭抗礼,也许在他有生之年说不定真的实现此生心愿,让景教成为大唐的国教。”说到这里,阿悉兰微一停顿,“说了这么多,娘子必然要问了,这些和案子有什么关系。实则有莫大关系,娘子且听我细细道来。”
“吉和接掌景教后,为迅速接触权贵阶层,将教徒划分三等:木莲教徒、银莲教徒、金莲教徒,木莲教徒是最普通的信众,银莲教徒是景教的忠实教徒,至于金莲教徒,那是吉和精心挑选出来,即忠诚又有权有势的教徒。在他们之上还有圣莲教徒。娘子知道景教鼓励教徒忏悔已身,向‘圣灵’祈求宽恕吗?”
“略知一二,景教所谓的忏悔和儒家吾日三省吾身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然景教宣扬圣灵博爱世人,宽恕一切罪孽,却为李纤凝嗤之以鼻。什么诚心忏悔即可获得宽宥,搞得罪犯连内疚之心也没了,那怎么成。不像话。
当下只听阿悉兰讲。
“不同的人忏悔之事各不相同,有大事有小事,也有内心最隐蔽的秘密。法师聆听得到所有人的秘密,着意挑选,将其记录在册,呈给吉和。吉和从中挑选中自己想结纳之人,直言他们罪过太重,需他亲自度化,便是圣莲教徒的来历。圣莲教徒皆是心藏大秘密之人,他们只向主教忏悔,主教代他们向‘圣灵’祷告,祈求宽宥。殊不知祷告是假,祈求也是假,借机操纵人心才是真。”
阿悉兰的言语渐渐触及核心,李纤凝神为之凝,静候下文,韩杞也专注了起来。
“吉和假意祷告后,回来告诉圣莲教徒们,声称他们罪过太大,圣灵不肯宽宥。教徒们当然要问怎么办,吉和这时候说需要从他们当中选一个教徒献祭,献祭的教徒承担下所有人的罪过,其他的人则可以得到圣灵的赦免。”
“这种荒谬的说法他们也信?”韩杞忍不住插言。
“他们当然会信,而且深信不疑。先前我已说了,这些教徒是经过精心挑选,是景教的忠实信徒。”
李纤凝冷笑,“非但是忠实信徒,还是富商巨贾,显赫朱衣,吉和岂会舍得动他们。”
“娘子洞见高深。”阿悉兰接着说,“吉和此举,只是为了操控他们,当然不会真叫他们去死。所以最终死去的才是周久雷万钧那种无足轻重的人物。”
“如何做到?”韩杞不解。
“圣莲教徒之间互不相识,同处一室时皆戴有面具,只有主教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献祭之人的选择完全随机,是靠抓阄儿抓出来的,用吉和的话说,是圣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