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美这边羞恼又惭愧,对兄弟们更是内疚,拖了几天也不去派出所重新办事,新疆却又出了大事。四月头上,“阿克苏事件”彻底平息,各团场接到通知之前出具的上海知青回沪准迁户口全部作废。
这个晴天霹雳砸下来,西美好几天没缓过来,每天早上五六点懵里懵懂地去知青办询问,几千号人坐在马路上,很快被迫疏散。户口已经迁好的统统作废,只有顶替爷娘工作的才能留下,其他全部遣返新疆。大多数返沪知青离疆前变卖光了家产,再回去就是家徒四壁,又有像钱桂华这样的亲戚幸灾乐祸大放厥词,实在是雪上加霜人间惨剧。
北武打了好几个电话回来,劝西美不要管户口了,干脆直接留在上海,做小生意也好去东文店里帮忙也行,一家人同心协力有手有脚总能把日子过好。可一听要变成黑户,要放弃干部编制,再想到三个孩子将来高考的户口问题,西美悲愤交加,坚决不肯。她本来也不是一心要回上海的的,趁着东风办了准迁,突然光明前路被堵死,甚至连退路都没有了,再要回兵团进农垦系统转成集体农民户口,她不甘心,不怨不可能,但怨也没用。她怀疑自己的确命不好,每次遇到人生大事就这么不顺。
陈东来间中打了两次电话来,劝她带着斯南回阿克苏,胳膊拧不过大腿,和组织作对哪里能有好果子,他说话向来不中听,说着说着好像当初返沪的决定是西美一个人做出来的,很有马后炮的意味,西美听着不舒服,拧巴起来更不甘心,最终夫妻俩争了半天也没有结果。
顾东文问了西美几次,愿不愿意到店里帮忙收钱,东生食堂生意越来越好,他已经谈好了隔壁的小开间,打通了以后能放八张台子,医院学校的预订也越来越多,最好有个人帮手能送饭上门。西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陆陆续续,不少知青无奈踏上归疆之路,曹静芝和孟沁因为沈勇朱广茂的处置还没出来,索性托人把沈青平兄妹和朱镇宁三个又接回了阿克苏。沙井子镇中心小学给西美拍了两封电报,欢迎她回去任教,人事关系仍旧进教育系统。西美给陈东来打电话商量,办公室的人却说陈工带着小何去乌鲁木齐出差了。西美怔了好一会儿才想起来小何就是当初接她电话的那个女大学生,她一夜没睡,把陈东来电话里的语气言词翻来覆去地想了又想,疑心陈东来搞花头了。局里那么多年轻人,谁不好带,偏要带一个女下属去出差。
第二天,西美一早就给学校拍了电报,敲定尽快返校,她没通知陈东来。走出邮局的时候,四月里难得没有下雨,春日暖阳,玉兰花和海棠在马路边尽吐芬芳。她走了一段路,刚刚拍电报时那股子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都碎在了马路上,渐渐变得无力又无助。静安寺还在大修,盖了一半的金色屋檐在日光下闪闪发亮,人流如潮水,脚踏车的铃声不断,公交车小汽车忽停忽行。两个月前她满心欢喜地归来,以为终于续上十八岁的人生,然而一切转眼就成了泡影。西美在红绿灯下呆呆站了一会,突然蹲下埋头大哭起来。她没地方可以哭,婆家不能哭,娘家不能哭,哥哥面前不能哭,女儿们面前她更不能哭,唯一能哭的丈夫,有可能出了花头甚至不再是她的男人。她不想再挑时间挑地方崩塌了,一秒钟都撑不住。
“小姑娘,侬没事体伐?”一个老太太关心地拍拍她的肩膀。
西美抬起模糊的泪眼,面前是两朵白兰花。
“日脚总归要过下去格,来,戴朵花,香来兮哦。”老太太拎着篮子过了马路。
西美捏着白兰花,又哭了一会儿,慢慢站了起来,头晕脑胀眼花,但日脚总归还是要过下去的。她只能随波逐流,潮水推着她去哪里她就去哪里,她没有别的路。
西美无处可去,慢慢走到静安公园枯坐了半天,日子和往年没什么不同,花照开草常绿。叮铃铃后,木马载着三三两两的小孩开始旋转,草地上有老头在玩北方人的空竹,石桌边围着看棋看牌的人,看起来人人都神情专注,却构成了一个模糊不清的世界,好像有道无形的墙。西美觉得自己怎么也进不去,她嫌弃过这些人,年少的时候她发誓自己永远不会成为这样无所事事的老人,她抛弃了这座城,现在这座城也无情地抛弃了她。她第一次意识到,就连这种一眼望得到头的日子,她也得不到。
在公园厕所里仔细洗了把脸,撩了点水把鬓角散乱的头发抹平,眼皮也消了肿。西美不知不觉地走到了华山医院。医院门口进进出出的人和公园里的人全然不同,他们神情漠然,难掩慌张焦虑,西美莫名又庆幸至少自己还算康健,在阿克苏的女知青,十有八九由于劳作太过辛苦患了各种病,子宫脱垂都算小毛病,伸手塞回去还得继续干活。
西美站在树下往马路对面看,东生食堂门口排着七八个人,看起来生意兴隆。玻璃门突然开了,西美往树后让了让,却见斯南匆匆跑了出来,举着一个小本子喊:“七号!七号两个人有伐?可以进来吃饭啦,欢迎欢迎,热烈欢迎啊。”
“有有有,在这里。”
排队的人哄笑起来,有人问斯南她是不是小老外,斯南鼓着腮帮子说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