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4章(1 / 2)

“太师只道叔叔是元成六年一夜白的头。朕一时好奇,就想知道元成六年,发生过何事”

此言一出,殿内各处站着的宫人侍卫,一瞬间统统跪了下来,噤若寒蝉。

宫中曾下过禁令,所有人不许议论摄政王白发一事,更不准提元成六年。

这是他的逆鳞。

小孩见他们如此反应,一下也嗫喏了声。

秦陌沉默了许久,只叫他们起身,而后安排了新的课业,让小孩坐到了案几前。

他拿着那本细史,坐在了窗户旁边的黄花梨太师椅上,将它放在了几前,凝着它出神半晌,猝然抬手,掀开了史册的一角。

秦陌盯着椅上人失神的样子,仿佛听到了他的心声:便是叫所有人都不提,他自己,又怎么会忘呢?

所谓的逆鳞,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就好像没有人说起,他每天梦着她,看着她的一颦一笑,她就永远,都还在世一样。

窗外,一阵强烈的东风,穿过窗户的罅隙,猛地掀向了几上的史册。

秦陌的视线不由瞬向了那翻飞而起的泛黄页纸,只见它最终,停留在了元成六年。

抬头的字迹,一笔一划,陈述而来,便是这一年,摄政王秦陌曾遇刺两回。

四月二十二,清晨上朝,路过永宁坊落英巷,遭死士伏击,左手受创。

五月初五,端午盛宴,遇伶人弩箭刺杀,摄政王妃崔氏以身相护,王爷免于危难,王妃香消玉殒

看到这儿,秦陌一时间脑海如遭了五雷轰顶,炸得一片空白。

四周的空气瞬间稀薄了起来,心口宛若万柄利刃捣搅,痛得他猛然从床上,坐起了身。

黎明破晓之时,天空是最深的墨色。

清晨一来,今日,便是元成六年的,四月二十二

--

兰殊闻鸡鸣声起,梳妆打扮过,便叫马奴将她从西域带回来的那十匹骏马牵出了大门外。

天空泛起了鱼肚白,兰殊站在赵府门口威武的白石狮子旁边,静待秦陌过来接她。

只要他绕道过来,再从她这边的方向,转从南宫门入皇城,便能避过落英巷。

兰殊最近完全没查出那道箭的任何线索,一时间心里也没了章法,思来想去,这场伏击,还是别让秦陌遭受的好。

至少全须全尾的他,真在端午遇了事,跑也能跑的快些。

可一大清晨,洛川王府特地派了管家邹伯过来,一上前,拱手同她温言致歉,“王爷临时受了急召,要即刻进宫,一时没法绕路过来了。他特命老奴先过来同您致歉,说下回请您吃饭赔罪。”

兰殊的声音不自觉急切了两分,“他走哪边入宫了?”

邹伯愣怔了下,躬身道:“就是按平常的路径去的。”

兰殊心下不由一沉。

糟了。

--

秦陌不惜失约,也要从落英巷过,一则是想验证自己的梦境,二则是梦境中这两次刺杀离得这般近,指不准会有什么关联,或许,他能从中找到什么线索。

但凡有一丝蛛丝马迹,他就能少一丝被动,就能更好的,保证她安全度过那一天。

然死士从不畏死。

便是洛川王早已察觉落英巷里的埋伏,也未能生擒住他们。

那帮杀手,一发现他与他的亲卫早有预防,暗害不成反遭围捕,即刻咬碎了牙缝间藏好的毒囊,一点儿审问的机会都没有留给他。

秦陌站在巷口前,望着那一地耳鼻流血的死士,眼眸不由暗沉了两分。

他正下令让亲卫把他们的尸首抬去大理寺,身后忽而响起了一阵整齐有序的踢踢踏踏之声。

秦陌还以为这么快就惊动了城防营,下意识回眸,整个人身形不由顿住。

街上的晨雾尚未彻底挥散,清晨的第一缕光芒洒下,映在秦陌乌黑的墨发上,跳跃起星星点点的光。

他的目光定定呆住,目若寒星的双眸内,映出了一名身形纤细的姑娘。

她的眉宇隐有忧色,正骑着一匹高大棕红的骏马,踩着辚辚之声,疾驰穿过了眼前白茫茫的雾气,直奔落英巷而来。

秦陌愣在原地,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蓦然回想起过往的一个梦境。

他记得兰殊是不会骑马的,每逢马球会,她都是安安分分坐在观赛台,从未下过场。更没有在别的场合,显露过自己的马术。

但在梦境中,她曾央过他教她骑马。

他们还各自骑着良驹,一同上山去赏过春景。

她靠在了草丛里观览野杜鹃,他坐在旁边帮她遮阳,一垂眸,吻便落在了她雪白的额头上。

“为什么摔了那么多次,还是非要学骑马?”他问道。

“也没有很多次吧你不是都接住我了吗?”

他轻敲她的额头,“可我也不是每次都在的。”

“可我也不是为了让你接住我才学的,我正是为了不拖你的后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