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4章(1 / 2)

既然她要当“祖制”,总要多负一些责任,趁现在人少好控制,别发展到后面尾大不掉,彻底无法更改。

“听完的众卿的诉求,朕觉得开放藩禁一事确实要重新商议。”霍瑾瑜揭了一张宣纸。

韩植见状,已经贴心地准备好笔墨。

霍瑾瑜接过笔墨,将现下宗禄、宗藩之间的要求还有影响写了下来,还顺便附赠了计算结果。

景元帝比起其他皇帝,子嗣算得上少的,但是藩王反而一大串,世袭罔替,发展下去的话,对于财政就是天价负担。

未雨绸缪这事不得不急!

霍瑾瑜一边想着,一边在纸上写重点,不能让宗室无所事事,也要给他们出路,不能让他们成为寄生虫。

……

定限封爵,这招还是必要的,你可以随便生,但是多余的孩子朝廷不养,不给爵位,自己生的自己养,还有后院妾媵数量也要限制,具体数目之后再商议。

对于没有爵位的人,自然无法享受朝廷的福利和禄米,也要给他们出路。

对于没有爵位的低等宗藩子弟可以从事“士农工商”四业,亲王以上的无爵位子弟从事“农”、“工”两业,若是有人拒绝爵位,亦可从事其他事务。

开办宗学,用于教导宗藩子弟。

……

至于有人说,宗藩子弟乃天潢贵胄,若是从事“士农工商”这种行业,被百姓知道了,岂不是要戳皇室的脊梁骨,让帝王丢脸啊。

霍瑾瑜表示,百姓富足、宗室争气才能让帝王有脸面,若是穷极天下的财富最后养出一堆寄生虫,才是她的过错。

众人沉默:……

吏部尚书开口道:“陛下英明!”

其他人反应过来,齐声道:“陛下英明!”

……

霍瑾瑜定下了基本策略后,朝臣们开始针对性讨论、决议。

三日后,终于将相关事情定下。

藩禁部分解除的消息还没有传出,霍瑾瑜先降了宗藩们的岁禄,原先亲王一万石岁禄,降到五千,郡王从两千石降到一千石,其他爵位则是降了四成到三成不等,比起亲王的降幅,还算能安慰。

此诏令一出,天下沸然,宗藩们连夜给京中写折子。

那日参与藩禁解除讨论的官员愣了一下,这和陛下说好的不一样啊。

难道陛下现在想先打一棍,再给个甜枣?

霍瑾瑜早就想降低宗藩的岁禄了,老霍头太大方了,要知道根据这五年的数据,一亩稻田的产量在一石~五石之间,假如一个平民拥有五亩地,每年的收成也就在十二到十五石之间,是五口之家一年温饱的口粮,而一名亲王光是岁禄就要一万石,还不包括银子、茶、盐、布、絮等东西。

现在她都给了出路了,适当降低一些福利也是可以的。

宗藩那边听说朝廷给官吏涨了五成的俸禄,然后又给他们降了五成的岁禄,顿时怒从心起,当即将矛头转向朝臣们,骂他们心思歹毒,为了自己的福利,故意对他们下狠手。

官员们:……

老天爷啊!咱们要讲道理,别说他们的俸禄涨五成,就是再涨五成也追不上你们,你们宗藩即使是一个奉国将军的岁禄都能赶得上他们三品大员了。

还有陛下前脚涨了他们的俸禄,后脚就降了宗藩的岁禄和福利,真不是故意的吗?

龙椅上的霍瑾瑜对上满朝文武委屈的眼神,一脸无辜,如果她说是巧合,这群人相不相信?

不管如何,宗藩和朝臣之间的这场骂战一下子持续了一月有余。

朝臣们被骂的上了火气,纷纷向霍瑾瑜上奏控诉。

……

有的表示,解除部分藩禁的事情,还是多考虑一些日子……

有的说,干脆再减些禄米……

有的上书进一步缩减宗藩袭爵的数量,他们之前还想着多给一些名额,现在为了天下百姓,还是少点吧。

……

十月,毅王、邓盟他们又开始对鞑靼开始新一波进攻,马上就要到冬月了,草原冬月昼夜温差极大,今年夏季草原下了一个月的雨,谁也猜不透冬季会不会有雪灾,毕竟草原可是闹过不少大雪灾,所以霍瑾瑜要求毅王他们,无论如何,在十月底结束战事,将鞑靼王庭踏平。

十月底,边陲传来捷报,毅王率领五万大军深入草原,一举捣破鞑靼王庭,俘虏三万人,其中包括鞑靼新王的妃子和儿女,而新王阿克丹被邓盟射杀,尸体正在运往边陲。

鞑靼部落彻底被灭,至于之前与他勾结的瓦刺部落,也被毅王打的四分五裂,大部瓦刺人逃往莎车,就是新疆更往西的地方。

那里曾经繁盛过,可惜大部分都是沙漠,过往多如棋子的西域古国也都掩埋在沙土之下。

霍瑾瑜不知道,瓦刺人会不会趁势跑到西欧去,不过她现在没精力追击他们,既然跑了,那就跑远点吧,若是再回来,瓦刺的下场只会比鞑靼更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