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草小说>情欲小说>霓裳铁衣曲> 第279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9节(2 / 4)

:“天子圣体不豫,皇后任用小人酷吏,朝中正人多被诛害。太子欲入宫劝谏二圣,却恐有人阻拦,汝在北门禁军多年,可有什么建议?”

听王文佐这么一说,慕容鹉立刻明白了过来,他磕了个头道:“殿下欲行大事,须得先取玄武门!”说罢,他取了纸笔,便在上面写画起宫城中北门禁军的部署图来。

大唐长安城,由廓城、皇城、宫城三部分构成。宫城居于北部正中,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朝政的中枢所在。宫城正南是皇城,布满中央衙署机关。宫城、皇城外的其余地方,才是百姓居住的里坊,即俗称的一百零八坊。

宫城按东、中、西可分成三部分:东为太子东宫,西为宫女生活的掖庭宫,皇宫太极宫居中,面积最大,地位最尊,宫禁最严。

太极宫内,遵循前朝后寝格局:中部和南部是皇帝上朝宫殿和三省官衙,也即南衙,宫室大殿众多;北部是皇帝和后妃居住的后宫,池塘花园众多。

太极宫向南共开三门,中间的南大门承天门,是皇帝外朝大典的礼仪重地,门外就是著名的天街朱雀大街。太极宫的北面宫墙,和廓城北城墙共用高大城墙,只向北开两门,一为东北处的小门安礼门,一为中间偏西的北大门玄武门。玄武门外,是范围广大、外人莫入的北部禁苑。禁苑北到渭河,东至浐河,西到沣河,三面环水构成长安城北部防御重地。

重重禁围中的太极宫,宫内宫外都有禁军护卫。禁军各按其职守分驻宫门和大殿,其中尤以屯守北门玄武门和正殿太极殿的禁军最为重要。以玄武门为屯营地的禁军,后来统称为“北衙禁军”或“北门禁军”。

交锋

不过后来唐修建大明宫之后,玄武门的地位有所下降,一部分兵力改为驻守在大明宫周围。

不难看出,唐代皇宫防御体系是很严密的,至少比东汉洛阳皇宫要严密多了。但众所周知,唐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中宫廷政变次数最多的王朝,没有之一。原因很简单,城防工事修的再好,也只能对付外面的敌人,而唐代搞宫廷政变多半是太子或藩王。太子的居所东宫就在皇城之内,距离太极宫只有一墙之隔,距离大明宫也就隔着禁苑。而且守卫的北衙禁军也是人,是人就可以收买,会叛变。所以就算大唐的皇帝把宫城修到天上去,也架不住有人给叛乱者开门。

这也是王文佐最大的底气,只要他等到天一黑,宫城诸门自然关闭,他只要在天亮前搞定天子皇后,宫城外的南衙兵就只能接受既成事实,所以他要对付的实际上只有北衙禁军的一部分(夜里各军有自己的防区要守,没有旨意他们也不敢随便挪动)。

“二位陛下平日都住在大明宫!”慕容鹉指着地图解说道:“左右羽林军的兵营在玄武门,只要能控制玄武门,不但能控制出入宫城的道路,实际上也解决了北门禁军的中枢!”

太子点了点头:“那三郎你以为呢?”

“太子殿下眼下有监国之权,只要圣上还没有下旨,很多事情就无需动武!”王文佐道:“臣以为越晚动武越好,最好是不杀一人就能控制大明宫!”

“不杀一人控制大明宫?”

“不错!”王文佐点了点头:“臣也知道宫内规矩森严,各军都有自己的职责位置,东宫之兵、北衙之兵都很清楚。但随微臣入长安的五百亲随要么是长安恶少、要么是百济、倭国、靺鞨之郎党,他们只知臣之号令,其他规矩法度都不知道!”

太子此时已经明白了几分,带着几分兴奋问道:“那三郎的意思是?”

“太子可先下诏令宫城四门紧闭,严禁出入!同时派崔弘度领千人去加强玄武门的防备,慕容校尉也回玄武门去。而臣领亲卫护送殿下出东宫北门入禁苑,然后直接去大明宫,一旦有变,便可两边一起发动,以备不虞。”

“直接前往大明宫?这很难吧?”太子皱起了眉头,原来与太极宫一样,大明宫也是前朝后寝的结构,即从南面的建福门、丹凤门、望仙门、延政门等几个城门进入,要经过大量的殿堂建筑物和三道宫墙,然后才能抵达天子和皇后所在居住区,其间还有许多楼台亭榭。如果太子带着几百人直接从北边进入,肯定会被守卫者挡在外头。如果硬攻,等打下三道宫墙的功夫,天子和皇后早就不知道逃到哪里去了。

“从南边进入当然不可能,但如果从西边呢?”王文佐笑道。

“西边?西边的城门有羽林军守卫,恐怕也不容易!”太子道。

“是的,但西边有很长一段宫墙没有城门,自然也没有太多兵士把守,只要能迅速打开一个足够士兵进入的缺口就足够了。”王文佐笑着在大明宫的地图上点了一点:“您看,这里如果能打开一个缺口,距离天子和皇后居住的地方也不远。”

“在宫墙上迅速打开一个缺口?”太子闻言笑了起来:“这怎么可能?三郎你也去过大明宫的,那儿说是宫墙,其实就是城墙,难道你想用投石机?那么大的东西,还没等你搬过去,早就被守军发现了,而且就算是投石机,也最多能摧毁城门,城墙短时间内怎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