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
纪元也没想到会是这样。
更没想到新县令身边的老吏们妄自尊大。
纪元虽猜得七七八八,却不知晓里面真正的矛盾。
那新县令带着老吏前来上任,身边还有老吏带着的手下,自然形成一股势力。
刚来的时候还好,时间长了,肯定要从林县令他们那分走权力。
林县令一心想把自己的事办好,并不肯让步。
老吏撺掇新县令跟林县令斗法。
也是中间的新县令一会信老吏,一会信林县令,让中间不上不下。
不过总的来说,他肯定更信自己人,也信了自己人说的林县令他们运气好,实际能力却不如老吏们如何如何。
老吏们油滑得很,话极漂亮,事情却不怎么办。
这也是县丞听到那句“可以施行”四个字,差点笑出声。
县丞其实想开了。
年后就走,管他这些乱七八糟的。
县丞也深知,那老吏就等着他离开,自己当上新县丞,所以才故意使绊子,还想给县令瞧瞧他的本事。
要不是在正荣县经营出感情,他们才不这么卖力。
纪元从殷博士家中回县学,手里又多了几本书。
刚到县学门口,只见那附近停了辆牛车。
这牛车也熟悉,正是安大海家的。
“纪元!你怎么从外面回来的!我还想着怎么找你呢!”安大海使劲摆手,“快,快收拾东西,全村人都等着你回去分钱呢。”
这可不是假话。
整个安纪村,都在等着纪元回去。
他回去,青储料的钱才能分啊。
本来大家都打听了,说是十一月二十放冬假。
谁料又听说,纪元参加了一个什么升堂考,反正考过了就能考秀才。
大家只好又等。
昨日十一月二十五,见纪元还没回来,就让安大海快点去接。
大家着急啊,都想发钱啊。
纪元一时愧疚:“应该让你们分的。”
“别啊,也是安村长的意思,你也是新县令认证过的小神童。”
不说新县令还好,说了纪元忍不住摇头。
算了,不提这些理他太远的事。
还是赶紧回安纪村,给大家分银子了!他们卖青储料的银子!
安纪村在十一月二十之后, 便是翘首期盼。
一是,所有青储料都卖完了。
二是,听说二十号, 纪元岁考结束, 便能回来。
纪元回来干什么?
分钱啊?
按理说, 一个村大几百人, 何必等着一个十岁小孩。
但村里人都知道,青储料的方法是纪元教的,安叔公他们前两年也所以因为纪元才挣到钱。
就连新县令过来,都点名要纪元去迎接,还亲自夸纪元是小神童。
如果说这些还不够,那自然是纪元去县学之后, 几乎一直都是第一。
今年一整年,听说他们考了很多次试,纪元此次都是第一。
有人私底下说什么,纪元会不会是文曲星下凡, 不然怎么会学得这样好。
一来二去的, 不少人就默认纪元回来给他们分账。
安村长是个有见识的, 心知以后纪元必然前途无量。
也有意把这件事留给纪元。
谁知道,等到二十五了,纪元还是没回来。
安村长也在想,要不然把钱分了?
省得村里人着急。
毕竟青储料在五天前就全卖了,应该给大家分钱。
估计这五天,是整个安纪村人最着急的五天。
好在, 十一月二十六一大早, 安大海赶的牛车就回来了,上面还坐着大家熟悉的人, 纪元。
纪元并不知道村里还有这么多事,他当时对安村长说过,不用等他回来的。
反正不管怎么样,二十六一大早,就是安纪村最开心,最热闹的时间。
为什么?
这还用说吗!
还是在安村长家门口,纪元回来之后,快速核对了一下账目。
不过有安二娘子把关,还有他们之前制定极为详细的计划,账目很快了解清楚。
首先是这次的收入,一共做了六十万斤的青储料。
其中六万斤是税费,因农司那边预定了十二万斤,安村长做主,添了两万斤送过去。
也就是,其中八万斤没有收益。
剩下的五十二万斤青储料,以两文钱一斤的价格卖出去,得了一千零四十两。
这一千多两银子,也不是最后的收益。
肯定要扣掉原料钱,运费,工人工资等等。
其中安纪村村人的工资,算是最复杂的,也是牵扯人数最广的。
好在每个人做了多少工,出了多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