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卖文。
其中的关键要不是有郭夫子他们指点,纪元也要蒙圈一阵。
里面的细则还真是多啊。
府学编纂的童试录,到时候会发到下面各县,一般的学生都会买来学习。
就算没钱买的,也能借书去看。
这对没考上秀才的学生来说很重要。
不仅是发到下面学生手中,还要按照惯例送到京城。
虽说京城官员也不会多看,但会放到翰林院的藏书阁中,里面有着历年来的童试乡试文章。
放在后世来看,那就是第一手的史料。
等到翰林院得闲,还会抽出各地好的文章,重新做一本集锦,再献给皇上。
这既是他们的工作成果,也是代表朝廷取士的决心。
这些工作虽然复杂繁琐,但年年都有人做的,像聂县令就参与过一本童试录的编纂。
虽说皇上没有多看,但也是夸了的。
科举取士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纪元听着郭夫子解释,不由地觉得,自己对科举的复杂跟严谨还是小瞧了。
“那就等等吧,再者,我也不觉得自己的文章有多好,足以印出去供人传阅。”
只怕传的越远,他越丢人啊。
郭夫子只当他自谦,笑着道:“躲不了,就算到时候你不印,也有人传出去的。”
非法书商可不会放过你!
他们卖的也不便宜啊。
啊?
这古代也有盗版啊。
纪元还是道:“那等府学挑完,剩下我的再卖出去。”
不能便宜盗文狗。
更不能便宜盗版书商!
实在没钱的就算了,但要是有钱还要看盗版,并扯一堆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不就是盗文狗。
这对花钱买文章的人更不公平。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