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7章(1 / 2)

顾庆之客气笑道:“我还想要过两日,吴大人着实辛苦了。”

“谈不上辛苦。”吴县令摆摆手,“这人卖得的确有问题,我就先把人给您送来了。听说林大人还在养病,这厨娘回来,也好做些林大人爱吃的饭菜。下官也盼着林大人早日康复。”

必要的寒暄两句,吴县令说了其中内情。

“不仅没在县衙备案,而且这人卖得太贵了。本地奴仆的价格,十岁以下差不多是两,等养到十六七岁,长得好看的,或者学了手艺的,贵一些差不多能有二十两。”

吴县令继续解释道:“像林大人家里的厨娘,年纪三十有余,手艺正好,家里三个孩子最大的刚十二,这样她一家五口卖出去,其实就两个成年人能卖出价格来,能有五六十两已是不错。您知道这一家人卖了多少?”

顾庆之不好扫吴县令的兴,往高猜了个数字,“一百两?”

“两百两!”

这下顾庆之是真的惊讶了,“我知道扬州富庶,可花两百两就为买一个厨娘——是谁买的?”

见顾庆之反应如此之快,吴县令捋了捋胡子,“本地一个姓程的盐商。今年他的盐引少了两成。大人放心,下官问过了,这人买了厨娘回去,也就是叫她日日做林大人爱吃的菜。他也没那么大胆子。”

顾庆之冷笑一声,“去问那位内侄要两百两银子。”他又跟吴县令道:“这买卖不成,也不好叫那盐商吃亏。该是多少银子,还给他便是。嗯……这厨娘也在他家做了几日,按照短工算吧。”

吴县令笑道:“本地请出名的大厨,一日宴席下来,多的二三两,少的也得钱。”

“那就按照一两银子一日收,给张婶子压压惊。”尤其是别叫她心里留下怨气来。

那边卫公公接下了这个很有钱途的差事,顾庆之想了想,又跟吴县令说:“我有一个朋友,是桑家村出身,桑家村是江都县辖内吧?”

吴县令表情严肃,点了点头,“正是。桑家村的桑树很是出名。”

顾庆之又道:“只是被人害得家破人亡,一家五口一个不剩,害人的正是富绅张镜诚。”

他一顿,吴县令思索道:“可是有个诨号叫张三山的?”

“正是,吴大人对他也有所耳闻?”

吴县令道:“他手段不怎么干净。按说正常田地买卖,官府是不管的,不过前两年,他看上牛尾巴村一块靠河的田,先是用巨利引诱那几家人改种了桑树,后来那桑树不知道怎么又被火烧了,这下买桑树时借的银子就还不上了,那几家人无奈,只得买了田地求生。”

不用说,田地肯定是卖给这位张镜诚了。

这年代监控手段基本没有,查起来原本就很麻烦,况且张三山也的确是本地盘根错节的势力,甚至能威胁到县令。

顾庆之便道:“这样,我安排锦衣卫去查——”

听见锦衣卫三个字,吴县令眼皮子跳了跳。

“我朋友另有生路,也没打算回来,田地是肯定不要的。等他关进牢里,他名下的地拿出来卖,不许卖给乡绅,分给小块卖给百姓,尤其是被他害了的那几家,也算是县衙的进项了。”

虽然知道这地不可能全在他江都县里,不过吴县令还是站起身来,给顾庆之行了礼,欣喜道:“多谢顾大人,下官再替辖内百姓感谢顾大人。”

要么怎么说卫公公跟着他是屈才了呢?

卫公公什么都知道,就像这事儿,也是卫公公告诉他县令想要升官最看重的是什么。

首先就是粮食,基本上如果能收到朝廷定下的量的七成,那基本就没什么问题了。八成有嘉奖,九成的话,考评里无论如何都会有个“出类拔萃”的评语。

接着就是各种进项,尤其是税收。

顾庆之要查张镜诚,他的家产肯定是充公的,粮食能得不少,田地也能卖出去不少。

这部分收益还不算什么,毕竟张镜诚只是个乡绅,他能占的东西有限。

关键是杀鸡儆猴,别的人看见了,今年秋粮必定征收得十分顺利,江都县的刺头们也能安生些。

这样今年吴县令的评价就会非常高,八成就能直接升官换个地方了。

这事儿说得差不多了,卫公公带着银票回来,当然去给盐商送银子是不用县令出面的,更加不用卫公公出面。

卫公公笑道:“新的巡盐御史董大人也上任几天了,不如借他的人去?张婶子若是得空,也能跟着一起去。”

吴县令道:“我也留一人带路。”

吴县令完全没留下来吃饭的意思,办完事儿就告辞了。

眼看着就到中午,顾庆之去了林如海屋里。

林如海精神好了很多,再不是前两日那个病恹恹的模样,而且明显是好好洗漱过的,虽然看着还有点憔悴,不过眼中已经有了光,脸上也没那么苍白了。

顾庆之过来的时候,他正在屋里走,还跟一边小厮笑道:“不用扶我,我好着呢。”

见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