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8章(1 / 2)

薛宝钗这么直接跑出去,虽然薛姨妈瞒得死死的,只说她病了在家里修养,可贾家竟然无一人发现,也是真落魄了。

倒是王夫人无意识问了一句,薛姨妈按照事先商量好的对策来了一句,“天气热,她这两日身上不大爽快,我就没叫她出来。而且……宝玉这两日不大读书,四处请安来着,既然已经成了亲戚,到底要避嫌的。”

原先府里是有金玉良缘的说法的,现在薛蟠入赘进来,薛宝钗跟贾宝玉又成了另一种亲戚。

表姐弟传传绯闻那是正常,可弟妹跟内弟就不好太亲近了。

又不是什么穷苦人家,哪儿能扒着一家来呢。

王夫人一听这话,便知道薛家这是故意避嫌了,唯一可惜的就是薛蟠入赘只带了二十万两银子,她原先觉得至少要三十万两呢。

“是该歇歇。她原就长得富态,是经不得太阳晒。”王夫人笑道。

薛姨妈面色一僵,也跟着笑道:“她小孩子家家的,当不得你这样夸。”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瞅着就到了末伏。

虽然最热的是中伏,不过才被晒了十天,人早就没精打采了,末伏虽然没那么热了,但贾家的下人也都屋里猫着,一个接一个打着哈欠,嘴里还要再嘟囔两句。

“若不是上头主子得罪了国师,咱们家里怎么会这么热?”

“谁说不是,他们不积德,关咱们什么事儿?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托身在贾家。”

“不过赚几个辛苦钱,还得陪着一起受罪。”

“大太阳还得出去晒着伺候人。”

“我说他们也别这么讲究排场了,都是白身,还敢用这么些奴仆,不如早给咱们放了身契,再给些银子,也算是给子孙后代积德了。”

趁着吃过早饭,又没到午饭的时候,李纨乔装打扮换了一身婆子的衣服,头上什么首饰都没留,只一支当初贾珠送的木簪子,头发也是拿粗布包着的。

贾兰也是一样,换了小厮的衣裳。

母子两个手拉手,微微低着头,就这么一路畅通无阻的穿过二门,走出侧面。

一直到走出宁荣街,母子两个才停下了脚步,两人对视一眼,“这就出来了?”

这就出来了!

“走!去衙门!”

贾兰指了路,“前头有个车马行,去那儿叫马车。”

消息传到顾庆之耳朵里的时候,已经过去五天了。

这天下午他才吃过饭,正跟林黛玉斗嘴,争谁先去洗漱,就被皇帝宣了来。

一路到了正宫,顾庆之进去一看,就知道皇帝也预备歇下了,衣服换了常服,头上那冠明显也是又带上的。

再一看屋里还有大兴县令,就知道是京城又发生不大不小的事情了。

“叫国师也听听。”皇帝吩咐道。

大兴县令一五一十都说了。

“……李氏拿簪划了脸,又撞柱……好在妇人力小,只是晕了过去。”

“……已经叫大夫看了,说是好生调养不会有大问题,只是破相是难免的了。”

“……人如今安置在观音庵里。李氏节妇,理应要树一块贞节牌坊的,她又恳求同贾家分家,贾家毕竟是国公后代,臣拿不定主意,特来请陛下示下。”

大魏朝的贞节牌坊,都是自家报去当地父母官,然后在一层层上报,最后报到皇帝这里。

修贞节牌坊的银子走的也是中央财政,大概是三十到五十两不等。

不过京城两个县令,都是能上朝也能见皇帝的,所以直接就省去中间商了……

似乎不仅是因为这个,贾家上回把京城两个县令还有顺天府都得罪了个遍,虽然京城这两县一府的正官换得快,但是正如《护官符》一般,京城本地也是有类似的惹是生非仇恨榜的,贾家至少排在前三。

况且县衙这种地方,县令换得快,下头杂役可是世袭制度,依照贾家的行事作风,这种人可不少得罪。那现在抓着机会,自然也是要把贾家往死里踩的。

皇帝问顾庆之,“你当日也在贾家住过一段时日,他们待那李氏如何?”

顾庆之先道:“既然有规矩,按照规矩办便是。不过臣当日在贾家……李氏住的屋子还没下人的大。”

这可不是胡扯,四大奶妈的地盘比大老爷一家的地方都大,更别提上头还有个赖管家呢。

赖家还有花园呢,基本他家里这个水平,跟四品的京官不相上下了,还是两三代都当官儿才能积累下这么大的产业。

这么一想,顾庆之又来了一句,“听说当日贾家还是荣国府的时候,贾宝玉身边十几个丫鬟,那李氏就两个。虽然说是守寡,可这也太……”

顾庆之啧啧了两句,“至于那孩子,跟贾家格格不入,贾家人人都说他脾气怪,牛心左性。”

皇帝冷哼一声,“分什么家?既然能连宗,也能分宗,叫他们分出来便是。”

大兴县令飞快应了说一声遵旨,这叫顾庆之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