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2节(2 / 3)

跟了个“三国,诸葛亮”。

看来他的大汉不仅裂开成了东西两汉,最后还分为了三国。

而这诸葛亮便是“蜀汉”那一国的丞相了。

那时候,大汉只怕气数已尽,可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之下,这位丞相还不忘光复汉室。刘邦为视频中“克复中原”的那个旗帜而深深触动,林菱说诸葛亮五次北伐未果,最终积劳成疾病逝军中。

如此忠臣,怨不得后人们都记得他,的确可敬可叹啊!

【儿豁哦:四川人看不得《三国演义》这一集,真希望这世上有穿越啊,如果丞相能看到也能知道我们还记得他就好了!

尤其是巴蜀人民,一千七百多年了,巴蜀人未曾有半日遗忘过丞相。我记得外地的朋友很奇怪,为什么直到现在巴蜀的人不论男女老少都还保留着缠白头巾的习俗,其实这个习惯就是当年丞相病重而逝,消息传入巴蜀,人人自发为丞相戴孝传下来的。

还有还有,现在“西成”高铁已经开通啦!

不知道有没有经常坐这条线的网友知道,不管是从西安北到成都东,还是成都东到西安北,也不管是d字头的和谐号还是g字头的复兴号,动车二等座票价都是263哦!这个票价不管是春运、节假日都不会变。

这是因为丞相,也是为了纪念蜀汉灭亡的年份:公元263年。

成都到长安全长600多公里,丞相为了复兴汉室、还于旧都,走了一辈子都没有走到,但是现在往返西成高铁只需要3个小时零7分了。

呜呜呜,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为啥就不能让我们丞相赢一次!该死的司马老贼!】

“公元234年、公元263年。”

秦朝,嬴政有些不解地喃喃道。

他先前通过仙迹已经知道了大秦覆灭的年份为公元前207年、知道那刘邦在公元前202年建立了汉朝。而这个蜀汉却是公元263年灭亡,怎么没有“前”这个字了?

随后擅长编年记史的官员小心翼翼地在帛书上画了一道长长的墨迹,然后窥视着陛下的面色,将已经知道的几个时间点都写了上去。“公元前”的纪年,是随着时间推移后世数字越来越小的,而到了这个蜀汉的“公元”,代表年份的数字却似乎是越来越大的。

那么也就是说,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定有一个。

公元零纪年!

嬴政也留意到了史官的动作,不由豁然开朗,但推测出后世纪年的规律还没让他高兴多久,他就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那汉朝公元前202年建朝,到那蜀汉公元263年灭亡。

居然存在了四百多年!

嬴政面色顿时一黑,这大汉怎么会如此长寿!

他的大秦却只有短短十四年!

好气。

林菱看到网友的留言,一拍手:

【这个我也听说过!这种小细节真的很浪漫又很让人感动,还有一个故事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就是四川那边想修路,好连接附近几个经济中心,但是省里面规划的路线要占用祭祀刘备的昭烈庙,如果要修路,就得拆了昭烈庙。

因为涉及到历史遗址,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当时市长就把各方相关人员叫来开了个扩大会议,但开会讨论了很多天也是争执不下,商量不出一个决定来。直到有个人说了一句:“那武侯祠还在昭烈庙里呢?那该怎么安排?”

这话一出好了,所有人都沉默了,很快达成了一致决定——必须修改原有的规划路线,坚决不动昭烈庙了,直接绕过去!

我看评论也很有意思,网友辣评:刘备怎么也想不到,两千多年后,他的丞相还能再保他的主公一次。

还有另一个网友说:那市长要是同意了拆昭烈庙和武侯祠,估计要“名留青屎”了。真的,动昭烈庙可能还好,但要是动武侯祠,会被蜀地百姓一人一口唾沫淹死。】

诸葛亮先是一惊:“武侯?”

他竟成了武侯?

后又是一~大惊:“后人为他立庙了……”

最后更是惊掉下巴:“什么叫武侯祠在昭昭烈庙里?!这这这这……臣子怎能与君王共享祠庙香火!这不合规矩!”

他怎能享先帝香火,折煞他了!

他先前听到自己病逝军中都没有那么激动,如今连忙询问:

【阿斗的人形外挂:武侯祠怎么会在昭烈庙里?】

林菱正嘟囔五叔爷爷怎么还不出来不会掉进厕所了吧,就看到网友的问题,于是捂嘴偷笑:

【这得问老朱的好儿子朱椿啊!】

明朝,朱元璋本来认认真真跟儿子们看仙迹,他现在已经专门腾出了一间殿用来看仙迹,学着林菱去不夜城看表演的模样,正对着自个的墙用来投放仙迹,然后放上两三排小马扎,让儿子们好好听讲,好以史为鉴。

而且,因为讲的不是明朝的那些事儿,今日殿中的父子氛围倒是格外平和。

直到林菱这句话,朱元璋怎么都没想到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