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8节(1 / 3)

【大家知道为什么我们会把月壤放在这里吗?因为它太珍贵了,所以我们为了预防突发灾难导致损失,决定除了首都中科院天文台作为主要存储点之外,还要存一份到地方上进行异地灾备,但是为什么选择韶山呢?当时湖南省和韶山同时在争取,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说:我们设备齐全,有真空避光恒温而且还能防辐射的铅质标本盒等先进保存技术,交给我们一定放心!

等韶山方面表达自己的竞争优势,挠头半天说出来个:我们以前想弄“航天小镇”的规划来着。

“以前”、“规划”,也就是说现在放弃了……快把我笑死了。最好笑的是最后国家还是同意给了韶山,顺带把湖南省地质博物馆的那个真空避光恒温防辐射的标本盒也给韶山了。

虽然这里没有很好的条件,但因为这里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也是因为他曾有过这样的愿望。】

林菱走出来以后又和爷爷直奔下一个展馆去参观月壤,顺带和直播间的朋友说:

【不知在什么时候,或许是战火纷飞的壕沟里,或许是辗转万里的征途中,他仰望夜空时也曾有想过月亮上是怎么样的吧?于是他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现在我们做到了,这便拿回家来,给您看看。】

“后人所谓科学,简直是仙人手段啊。”实在先进得超出了理解范畴与想象极限,去月亮上带一捧土,这是怎样的神力?

于是各朝的人大多也只能这样感叹。

不饿肚子了,飞机不用飞两遍了,别人也不敢欺负我们了,我们还有能力飞到了九天之上,取回了那里的土壤。

除了……

【不过月亮上不能种菜。】

各朝:“……”

忽然就对这个不毛之地失去了兴趣。

作者有话要说:

省地质博物馆在争取月壤的时候估计准备了厚厚一叠的标书,全方位阐述了自己的场地啊技术的优势。

沦到韶山:这个……那个……我们都没有,但我们有一颗向往航天的心。(露出清澈的微笑)

然后他们赢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古今月亮

◎月亮与月球车◎

走出一个展区,林菱和爷爷又穿过走廊重新进入另一个展区,其实最令林菱感动的是,这份月壤样品大部分都存放在韶山基地地下一层的千级洁净间中,但经过请示与审批,韶山还直接将一小部分月壤样品放进了纪念馆里展出,能让大家一睹真容。

他们没有为了开发一个新景点、收一轮新门票而单独建造一个地质博物馆或是天文博物院来展出,反而将月壤放在了纪念馆中。

因此,在这样展出着一系列纪念馆里,林菱信步而来,会发现眼前突然有一个展出区,它先进、明亮又充满科技色彩——神舟十号返回舱展出区。

这一路走来就好像盛世已在眼前了。

林菱一下就看到了中间存放月壤的展柜。

旁边还有讲解员介绍道:

【“月壤”储存在这个密封的水晶容器中,远远看去的时候,像不像一颗大眼睛?这个容器也是有巧思的,做成了中国尊的造型,高384厘米,象征地球与月球之间距离约384万千米;底部宽度23厘米,是象征嫦娥五号任务自发射至返回约23天。】

林菱看着月壤瞪大了眼瞪,小声跟林爷爷嘀咕:

【爷爷你看,月壤像不像东北黑土地?嘶,这不应该啊,看着那么肥沃的样子,怎么不能种菜啊?】

各朝时空也好奇地看后世取回来的月壤长什么样,可左看右看,果然是看不出什么不同来。

明洪武时期,真的从小放牛种田的朱元璋看得格外认真,甚至发言和林菱建议:

【棣子,开门,是爹地:咱也觉得不应当,你要不取出来,浇浇水,挑点大粪肥肥地看能不能行?】

林菱看到笑出猪叫:

【不愧是你!哪里舍得呀,这么费劲取回来也不多,科研都舍不得用,美丽国、欧洲其他国还朝我们要呢!谁敢埋粪进去试试,估计能吃一辈子国家饭,你可真行啊!】

还以为后人至少拿麻袋装了一车回来的朱元璋也有些郝然,当即“哼”了一声转移话题:“那什么欧美还真是舔着大脸,还想要咱的月土,就是不能种菜也不给他们!”

林菱和直播间网友小声聊天,而讲解员也不知道是不是听见了,也继续声情并茂往下说:

【那大家一定很好奇,这份“月壤”是从月球哪一个地方采集的呢?它采自月球正面风暴洋东北部的天船基地,为月海玄武岩。从外观上看,似乎没有什么特别,与地球土壤相似,呈灰黑色粉末状。但实际上月壤里的成分与地球上的土壤有很大的区别。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一个令人遗憾的消息,与地球那富含微生物和有机养分的土壤不同,月壤中不含任何有机养分,非常干燥,没办法种植任何蔬菜瓜果与五谷杂粮。但月壤中也含有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特殊元素: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