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1章(1 / 2)

“哈哈哈哈,也行。”陶悠然笑道。

他把这个点子记下来,馄饨馅料随随便便也能弄五六种,虾仁的、猪肉的、鸡肉、鱼肉等,配的辅料不同,味道也不一样。

早饭过后,欧子宵就跟着陶悠然进山。

陶悠然除了顺便去了下他的竹荪窝,看有没有漏网之鱼外,走的都是之前没走过的路。

一株有二十米高大的绿色乔木,灰褐色的粗糙树皮,陶悠然寻摸到掩映在树叶里的褐色果实,惊喜道:

“快看,这是杜仲树。”

欧子宵将拍摄的焦点定在了他所说的树上。陶悠然伸手勾了一片叶子下来,撕开后说道:

“看,这就是杜仲树的叶子,撕开后里边能看到白色的丝线,就像是蚕丝一样。”

“杜仲树,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树皮是著名的中药材杜仲,掀开后跟它的树叶一般,也有很多白色的丝线。”

陶悠然没想到他们这边山上也有杜仲树,杜仲树作为一种中药材,自然生长的数量没法满足,人工种植多了起来。

看到一株杜仲树,他又绕着找了一圈,只找到两株胳膊粗、还没有两米高的小树。

之后他们继续往山里走了一段路,碰到一倒树的木耳,三个野灵芝。陶悠然还是第一次碰到野灵芝,直径只有五六厘米。

“我们往回返吧。”

差不多走了两个多小时后,陶悠然与欧子宵说道。这边的山路他们不熟悉,只能原路返回,时间便得多预留些。

回来的路上,陶悠然路过了一株刺果树,学名叫金樱子,又叫糖罐子,满树枣红色的小果子,光从别名上都能看出来有多甜。

只是这些小果子上有许多恼人的刺,看着很不好下手。

陶悠然把背后的背篓取下来,接在刺果下面,然后用手中的镰刀一敲,熟透的刺果便落进了背篓之中。如此,敲了小半篓黄刺果后,他们才心满意足地回家。

“奶奶,我们回来了。”

刚进院子里,陶悠然就呼唤道。

奶奶在厨房里忙活,听见后应了一声。陶悠然卸下背篓来,去厨房找了簸萁来。

“又弄了什么东西回来?”奶奶见他拿簸萁,随口问道。

“摘了些刺果回来,背篓里还有点银耳和竹荪。”陶悠然说道。

奶奶:“就那浑身是刺的麻烦玩意儿?”

“嗯,待会儿我去网上搜搜,看有没有啥法子能去了那刺。”陶悠然跟奶奶说道。

陶悠然拿出簸萁去,将刺果连带着银耳和灵芝、竹荪都到了进去,再将银耳、灵芝和竹荪捡出来。

等吃完午饭,陶悠然便按着往上搜寻来的方法,将浑身是刺的刺果装到布袋子中,然后用力摔打。

过几分钟后,将袋子里的刺果倒出来,上面的刺便基本上去除了。

陶悠然拿了一个,掰成两半,吃了口里边的果肉,超级超级甜,不愧为别名“糖罐子”的野果。

“子宵,尝一个,好吃。”陶悠然挑了一个红的给欧子宵递过去。

欧子宵接过去尝了一口。

“好甜。”

超乎预料的甜,甜中还带着果香。忍不住有伸手拿了一个过来。

陶悠然:“这可是别名‘糖罐子’的野果,也是可以用来熬糖的。”

“也是因为这果子这会儿了还挂在树上长着,糖分上去了。这年头物流发展了,理论上天南海北的水果都能吃上,但味道还是比本地的差远了,没办法,熟透的果子哪经得住运输。”

欧子宵点点头,确实他之前在超市买的果蔬味道都差得远,以至于他觉得有些水果甚至有点名不符实。

042 陶悠然的竹荪项目

“沿着竹子根部, 挖二尺深的沟……”

竹林里,陶悠然带着三个人沿着竹根部挖沟呢,之前培育的竹荪菌种已经发育成熟了, 陶悠然打算趁着还没过年种下去。

陶悠然弓着腰,拿锄头挖了下去,一下子露出来一小节尖尖的东西来。

“哈, 是竹笋。”

陶悠然笑笑, 也没想到阴差阳错挖出笋来了,也是,这时节正是出冬笋的时候, 小小的冬笋埋在地下,约莫五寸长。

“顺便挖了竹荪也好,这时候的冬笋比春笋还要好吃, 大家正好挖些回去吃。”陶悠然说道。

承包的山头上,一共有三处竹林,间隙处能种竹荪的地方差不多有三亩多地,陶悠然在村子里寻了三个青壮, 加上他自己一共四个人来做。欧子宵也在一旁拍摄视频。

今年冬天比往年要稍暖一些,地里的冬笋数量还不少, 几乎上挨着竹子周围的地方都有, 他们这儿种竹荪还兼顾了挖竹笋。

“小陶,你这真能种出蘑菇来?”干活儿的乔叔有些好奇地问道。

他今年因为年末辞职的缘故早些回来过年了, 没想到他们村有回乡包山的年轻人。

“前段时间试种了一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