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封锁消息, 倒是也不算完全被封锁了,因为披坚执锐的尉迟恭早就被李世民派来保护李渊的安全了。】
【李渊生气吗?
他当然是生气的,身为一国天子, 居然被儿子的属臣如此“护卫”,李渊可太生气了。
但是他有什么办法吗?
那当然也是没有的,毕竟这个时候整个宫廷里面, 几乎都是李世民的人了。
看不清楚局势的帝王这个时候终于明白了天命在谁,连尉迟恭说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谋反,他都信了。
不过李世民对这个父亲还是有着尊重的, 他并没有特别嚣张的直接杀完人进去就逼着李渊退位, 而是进去之后大哭, 说还吮乳。
——嗯,李渊之前宣扬他自己有三个□□, 也不知道李世民是吮的哪一个。】
李渊、李世民:“……”
他们刚刚还在玄武门之变紧张刺激的情绪里,一下子就被拉了下来了。
尴尬,好尴尬,非常尴尬。
无论是记载中去跟父皇撒娇的李世民也好, 还是自己示意史官写他的奇异之处的李渊也好, 都陷入了一种尴尬之中。
不过两人此时都很庆幸,李渊并不在朝堂上, 否则的话那面面相觑岂不是更加尴尬了?
【也不知道是李世民的举动唤起了李渊死了许久的父爱,
还是尉迟恭披坚执锐的英武让李渊害怕李世民顺带手连他一起收拾了,
总而言之,是在玄武门之变后,
李渊终于做出了他人生之中除了晋阳起兵之外,最正确的决定——将李世民立为太子之后两个月,便宣布退位让贤了。】
嬴稷挑了挑眉:【这个时候,倒是不恋栈权位了?】
【也或许是不得不。
玄武门之变被牵连的,虽然只有李建成和李元吉本人及其家眷
——李建成的儿子安陆王李承道、河东王李承德、武安王李承训、汝南王李承明、钜鹿王李承义,李元吉的儿子梁郡王李承业、渔阳王李承鸾、普安王李承奖、江夏王李承裕、义阳王李承度等人均伏诛,并除宗籍。
心胸宽广的李世民并没有牵连其他人。】
【心胸宽广?】刘煓忍不住问,【这都杀干净了,算什么心胸宽广啊。】
【这么说吧,李二陛下年老的时候,曾经效仿汉光武帝刘秀封云台二十八将,建了一座凌烟阁,
将跟随他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二十四个功臣画像悬挂其上。
其中有一位被李世民称之为“人镜”的功臣,便是李建成当时的太子洗马、给李建成献计献策,让他早日杀了李世民以除后患的魏徵。】
此言一出,李世民、李建成和魏徵都愣了。
李世民思索,后期的自己居然对魏徵如此推崇,那现在是不是可以先挖个墙角?
反正天幕说了,日后魏徵也会是自己的人,他提前让他上岗也没什么问题吧?
李建成则是怨恨的看着魏徵,心中的想法就跟后世的小品差不多:你小子浓眉大眼的,居然也会叛变?
魏徵则是满心茫然。
他之前跟着李密没有受到重用,后来投效在李建成门下,其实也并没有改换门庭的想法。
但是现在,他居然对天幕上所说的贞观之治产生了兴趣。
其实秦王比太子强这件事,魏徵早就知道了,只不过他已经认了李建成为主。
再加上李建成虽然无能了些,可这也是和李世民对比的,单独拿出来看的话,李建成其实还是很不错的。
就如同天幕上说的那样,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而且,魏徵其实怎么都不会想到,李世民虽然好,却能好到那种程度的!
说实在的,天幕画的那张饼,他几乎已经吞下去一半了!
——到底是为民还是为君,在魏徵这里从来就是一个很明显的选项,他从来都不是一个令人难以选择的选择题。
他比谁都清楚,如果真的遇到一个会创造一个盛世,对百姓好的帝王,自己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
他选的可快了,哪怕是被骂骨头软都不会在意。
本身在他的认知里,百姓才是站在第一位的。
只要再多说说,他恐怕都等不到玄武门之变,下朝可能就要冲向唐王的怀抱了。
【而且跟着李世民打天下的功臣们,基本上都得以善终。
就算几个没有善终的,也是因为自己太作了,加上活的时间比李世民长,所以李二陛下庇护不到罢了。
就比如在李世民去世之后,逐渐膨胀起来妄图掌控新帝的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现在还完全没有这个心思的长孙无忌有些慌乱的看向自己的妹夫:“臣没有……”
李世民神色复杂,然后摆了摆手:“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还是先看下去吧。”
说完,李世民顿了顿,又道:“更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