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听起来有点理智的过分了, 但是确实又很有道理。
【而且武则天和李治执政期间,不说比肩贞观,却也是有着相当程度的评价的。
在李治统治期间, 被称为永徽之治被称为有贞观遗风,
在武则天统治期间, 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两人的统治期都是大唐国势的上升期,所以是有民心所向的。
其实说实话,普通百姓一般时候是没时间去看上面的皇帝是男是女, 是姓李还是姓刘的。
甚至过得好的话,他们不会关心到底是男还是女的。】
就算是朱世珍听到这个话,心中也是很赞同的。
虽然他现在一直在对女子表示一种不屑, 但是这是他死了。
如果他活着的时候,每天都折腾着生活的事情,要养孩子, 养老婆, 还要给地主交粮……
说真的, 哪有时间去管上面的皇帝是男是女啊?
甚至是蒙古人还是汉人,他们其实也管不太过来。
因为他们活的实在是太苦了。
【在这一系列的准备都做好之后, 载初元年众人开始请求武则天登基。
先是侍御史傅游艺率关中百姓九百人上表朝廷,请武则天称帝;
然后是百官、宗室、外戚、四夷酋长,乃至僧尼、道士,纷纷劝进。
事情到了这个程度, 李旦基本上已经是被逼到梁山了。
这皇位他想让也得让, 不想让也得让。
所以李旦也上表请母后称帝,并求赐武姓。
后世还有好多人表示, 孩子跟谁姓不重要,其实从这里就看出来了, 如果不重要,那李旦为什么在这里表示要随母姓?
这不也代表了,李唐皇室向武周皇室的一个过度吗?】
【在李旦上书后不久,群臣奏称“凤集上阳宫,赤雀见朝堂”,
武则天方准所请,于九月九日登上则天门楼,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
以洛阳为神都,长安为西京副都,除唐宗室属籍,
李旦被降为皇嗣,复名为“轮”,赐姓武氏,称“武轮”。
迁居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
太子李成器则降称皇孙。
改置社稷,改旗帜尚赤。
十二日,在神都立武氏七庙。?】
【这一切结束之后,武周就正式成立了,武则天也终于从一个垂帘听政的太后,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
【但是和所有的男皇帝在改朝换代之后不同,武则天面对的东西要多很多。
一个是因为武周并非是在李唐衰败之后,李唐还是人心所向的,而并非是其他朝代走到末期,风雨飘摇的,就算是皇帝还行都回不了天,
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武则天是个女人。
所以她需要更加强硬的手腕,和更加突出的能力才能平衡这些反对的声音,压制住流言蜚语。
于是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备受后世诟病的酷吏政治。】
【前面的时候武家先祖也说过,武皇陛下在登基之前,就为了这个太后干政的事情,规定了无论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告密的规则,
与之匹配的,便是提拔了一批酷吏。
其中著名的,便有索元礼、周兴、来俊臣、侯思止等。
甚至是逼死章怀太子李贤的丘神勣也是酷吏之一。
酷吏们一起编纂了一本《罗织经》,如何布置事状,如何步步审讯,如何令其招供,条贯支节,纲由始末均列得清清楚楚,
直接成为了他们的行动准则。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专门设置了不少刑狱来关押反对之人。】
【而且武则天在对酷吏这件事上,是做到了大胆放权的,极为信任。
当然,换个角度来说,也是武则天对普通官员的极度不信任。
所以酷吏们可以放心大胆的编造假话,完全不怕会被发现还是其他什么,
因为武皇陛下对普通臣子的疑心实在是很重。
当然,后面的事情也足以证明,武则天的疑心是有道理的,可酷吏政治还是让人恐怖到提起都觉得胆寒的程度。】
【比如索元礼,胡人也,天性残忍。
索元礼揣摩到武则天的心意,靠告密起家,被提拔为游击将军,受命专审案件,审理“谋反者”。
当时许多反对武则天的大臣都是被索元礼编织罪证,最后入狱迫害的。
他为罗织罪名、屈打成招无所不用其极。
比如宿囚,简单来说就是白天不许人吃饭,晚上不许人睡觉,同时不断制造噪音,再继续逼问搞垮你的神经。
还比如“悬发熏耳”、“仙人献果”等各种招招致命的酷刑。】
【再比如和索元礼并称为“来索”的来俊臣,
其本出身于混混赌徒之家,趁着武则天为了巩固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