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6节(1 / 2)

这件事确实是他做的过火了, 而且还被天幕拉出来说, 那更是各个朝代的转圈丢人。

李世民自己都觉得很离谱了。

杜如晦见状叹了口气,上前解围道:“陛下已经知错了, 再加上此事还没有发生,二位就原谅陛下吧。”

李世民连连点头:“对对对!”

“而且现在的当务之急, 乃是整理大唐未来发生过的事情。”杜如晦顿了顿,“尤其是藩镇割据,和宦官当政。”

至于武皇登基的事情,在他们脑子里是没什么印象的,自然也不会被单独拿出来说了。

众臣亦是觉得此事十分重要,连忙赞同。

说到正事,李世民也先收起了自己那些儿女情长。

有些事情回头再说便好,就算是观音婢真的生自己的气,也是希望自己以国事为重的。

于是朝堂上便开始热火朝天的讨论如何防止藩镇坐大,和如何防止宦官干政。

这两个李世民也不是没有下过功夫,但是后人不听那你真是一点办法没有。

所以到底要如何做,还是需要好好考虑的问题。

贞观朝堂又不是什么一言堂,没有什么你说了大家就一定要附和的。

在这件事上,房谋杜断两位的考虑都不尽相同,吵得也格外激烈。

李世民一边觉得,能讨论的这么激烈也未必不是一件坏事,证明他的朝堂还是十分风气清明的。

另一边又觉得,实在是太吵了。

于是趁着间隙,李世民道:“诸位爱卿,此事事关重大,关乎到我大唐二百多年的国运,马虎不得,今日回去之后,爱卿们自己拿个章程出来,再慢慢讨论。

不过朕现在有个当务之急,是需要爱卿们来讨论的。”

“陛下请讲。”

“便是和亲的事情。”

和亲这件事,一开始李世民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但是天幕说了这么多,他要是还觉得没什么问题,那他就要被后人戳着脊梁骨骂了。

在国强敌弱的时候,和亲看起来像是大国的施舍,可是却没有考虑到和亲人选的心情。

在国弱敌强的时候,和亲便是对敌国的妥协。

总之两个听起来好像都不大好。

那还不如索性不和亲,现在的大唐也没有这个必要用和亲去笼络关系了。

而且……

李世民神色一沉。

他可没忘了,那吐蕃刚刚和亲,之后没有多久便开始反叛大唐了,还趁虚而入,这种人真的不值得帮扶。

养不熟的白眼狼,说的就是吐蕃了。

想那天幕上所说文成公主入藏,给了他们多大的帮助,不知道感恩也就罢了,居然还落井下石趁虚而入!

朝臣们经过李世民这么一提醒,也纷纷想起了吐蕃的事情。

暴脾气的武将们率先出列。

尉迟敬德道:“陛下,臣请旨前往吐蕃,定然将其收复!”

说完他还美滋滋了一下,自己这个“收复”用的实在是妙!

“臣也能!”秦琼不甘示弱,“只有尉迟一人不好,万一出点什么意外呢?”

“要我老程说,直接把这吐蕃划入大唐的范围算了,”程咬金看着自己好像有点说完了,这将领也差不多抢不到了,索性来了个大的,“也不用跟他们客气什么了。

咱们大唐对归顺的人,那自然是好的,这种养不熟的,索性灭了他便是!”

这个时候也就不讲究名声好听不好听了,天幕不都说了吗?他们大唐可是万邦来朝!

这个时候,绝对的实力比什么名声更重要。

那劳什子宋朝倒是名声好听了,但是还不如没有名声呢。

拿钱买平安,一群文人吹的天花乱坠,后面那靖康之耻的时候有多憋屈啊!

前面倒是也没多好,打赢了还给人家送钱送地还要跑去泰山封禅……

原本李世民也是有想要封禅的心思的,只是因为大唐还没有缓过来,所以不得不压制了心思。

但是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他是彻底打消了封禅的心了。

不够丢人的。

文官们差了一步,等武将们叨叨了一阵才道:“陛下,现在我大唐还是需要休养生息,对突厥、吐蕃等地都还不宜大动干戈。”

“不过陛下说得对,和亲等事日后还是不要再提了,一来免得强大了敌人,二来……也免了后世笑话。”

看到现在他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哪怕是他们现在对和亲一事没什么看法,甚至觉得牺牲几个女子出去能换番邦安宁还挺划算的,但是在后人眼中,这是没出息的表现。

以前不知道后人怎么看也就罢了,反正是生前身后名嘛。

现在知道了,还知道后人是怎么说的,那他们还怎么能理直气壮的继续和亲呢?

更何况,这番邦根本养不熟。

他们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