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节(2 / 2)

朱棣脸色很难看,虽然他现在也很想杀了方孝孺,但是天幕这么说之后,他不能这样做了。

因为他不是个昏君,更不是个听不进去劝的昏君!

事实上他平时对姚广孝的建议也多是采纳,如果不是方孝孺那么咄咄逼人,他哪怕是气急了也不会杀人的。

“陛下,您还是要冷静一些啊。”姚广孝此时站出来道。

“朕知道了。”朱棣没好气的说了一句。

【关于方孝孺的事情,我们就说到这里。

无论如何,朱棣在此事之后便成功的登基了。

比起稚嫩偏执的朱允炆,朱棣是一个成功的皇帝。

他继承了自己父皇的江山,并且将洪武之治成功延伸和发展成了永乐盛世。】

永乐盛世!!!

朱棣听到这个评价的时候整个人眼睛都亮了。

什么叫做盛世啊!

那是治世都不能比的!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说,他做的比自己的父皇朱元璋都要好!

朱棣尾巴都要翘起来了。

朱元璋哼哼一声:“看来老四做的还不错啊……”

朱标第一时间道:“父皇,四弟是有天分的,您不要生他气了。”

朱棣倒是也见好就收:“皇兄,臣弟也只是学习父皇和皇兄罢了。”

父子三人一时间显得十分兄友弟恭起来。

朱标心中有些不确定,但是朱棣此时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父皇这下能看到他了,日后的皇位……

【朱棣登基之后,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认为“家给人足”、“斯民小康”是天下治平的根本。

而且他是当将领的,知道军人不易,所以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还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则是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有这些措施,永乐时期“赋入盈羡”,达到有明一代最高峰。】

【在永乐三年的时候,全国税粮31133993石,这是连续第三年保持在三千一百万石以上的税收,

按照当时不足一千万户的民户统计,每户平均纳税超过三石。

此外从永乐元年起军卫屯田的收入也达到高峰23450000石,加上民户交纳的税粮,平均到当时人口,人均超过一石。

到了永乐二十二年间,“税粮总入达691,312,600石,平均岁入超过三千三百万石,而且总的趋势是增长的。这是有明一代的颠峰时期。”】

说到这里的时候,朱世珍虽然听不懂陈曦到底说了什么,但是并不妨碍老头开心和骄傲。

【俺们老朱家的皇帝,多好啊!】

陈曦不是很想打击他,不过……

【明朝的皇帝是出了名的奇葩多,可能最好的皇帝就是朱元璋和朱棣这俩了。】

朱世珍:【……】

这个话实在是没有必要这个时候说,听起来真让人不舒服啊……

朱元璋也觉得不舒服。

于是他又开始迁怒朱棣了。

“老四,看看你的好后代!”

刚高兴了没一会儿的朱棣:“……”

父皇,这些不也是你的后代吗?光说我一个人有什么意思啊,这锅大家得一起背啊!

倒是朱标不知道该不该松口气了,毕竟这里面可没他什么事了……

哦,还有一个朱允炆,也没出场多久,忽略不计吧。

第一百九十五个老祖宗很骄傲

【朱棣登基之后, 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便是迁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