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58节(2 / 3)

不及张仲景这般深刻,但在他的经验世界里,淤血……似乎不会造成人直接晕厥?猝死吧?

这有点夸张了呀?

当下,关麟反问道:“外伤、气滞、气虚、阴虚、寒凝、血热、痰饮等等,都会造成瘀血……若按照仲景神医这么说,但凡有淤血者都要警惕猝死、晕厥的症状咯?”

“不!”张仲景直接反驳道:“虽是淤血,但淤血又分许多种情况,比如诸如法正这样的病患,我们可以理解为‘血瘀所至气滞’,有了瘀血,诸气堵塞……新鲜血液就无法生成。瘀血不除,不通则痛,我们身体就会有固定的痛感……且随着堵塞越来越严重,痛感会越来越强烈!”

这……

关麟好像听懂了。

张仲景提及到许多医学中的病理,咋听起来很复杂……

可简单点说,就是血瘀气滞……堵塞住了身体内的血管。

开始还未完全堵塞,故而影响不大,只会偶尔痛感、身体青紫的程度也不高。

渐渐的……渐渐的,血管被堵塞的越来越多,甚至某一个部分的血管被堵塞住大半,这就造成了所谓的“冠心病”、再持续发展,彻底堵住……那就是“心梗”、“脑梗……”

而这些病状都是能让人猝死的,且与历史上法正的猝死……不谋而合。

至于……是什么造成淤血,堵塞住血管的?

其一是遗传;

其二是身体内的杂质沉淀,比如盐、油、糖……这些食材……都会部分化为杂质,长期、大量食用的话,就会造成淤血。

年轻时还无所谓,年纪大了,血管中……这类杂质沉淀的太多了……

就会慢慢的堵住!

当然,之于法正……

考虑到他爹就是年纪轻轻猝死的,很有可能……法正是遗传他爹的冠心病!

而在后世医院中,这种冠心病……最严重的想想,最终会发展为“脑梗”、“心梗”,这种时候,往往需要“搭桥”治疗。

所谓“搭桥”,就是在堵塞的血管前后搭一根新的血管,让血液可以绕过那堵塞的血管,在新管子中正常流淌……

张仲景的一番分析让关麟思虑良多……

张仲景的话还在继续,“瘀血是百病之源。人无瘀血,百病全消……所以,治疗的话,我也尝试着以活血化瘀为主……但那些相似的病患中,效果并不好……或许是我没有找对药材!还是我的方子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

说这番话时,张仲景还有些沮丧……

能不沮丧么?

明明已经找出问题所在,且已经能够辩证的下药,但却依旧没有救下那些病患,这是张仲景无法接受的。

也是让他耿耿于怀的!

事实上,在古代……一种“药方”的出现,往往是需要大量的尝试。

神医……之所以是神医,不是因为他天生医术精湛,恰恰是因为他治死的人多了,方子下的多了,经验也就更多了。

倒是关麟……

张仲景提到“淤血”,让他联想到“冠心病、脑梗、心梗”。

当然,后世“搭桥”的手段……那是无药可解的最后一步,何况……如今这个时代,官医署的医疗水平根本做不到。

那么……

关麟只能拼命的在脑海中搜索对应的方子。

张仲景没有找出药方,那并不代表……张仲景之后的医者,千年的尝试中没有寻觅到“活血化瘀”、“治疗冠心病”的方子……

再加上……法正应该还没有到需要“搭桥”的“脑梗、心梗”那一步……

只要想办法让他体内的血管能通就行!

这……

关麟眯着眼,突然……他的眼眸中精芒闪烁,他还真的回忆起来了一个方子。

是清代的著名医学家王清任,他所著的《医林改错》……关麟曾在中医学的课堂上研学过。

之所以对他印象深刻……

是因为在清代,观察人体,是一件不容易被世俗认可的事儿,可这位先生为了搞清楚脏腑、血脉等问题到底怎么回事!

可以说……哪里要斩犯人,哪里要凌迟处死,他必然到场,站在前排……仔细观察。

甚至面对那些可怕的尸体,他还会上前进一步的研究。

也是凭着这一股轴劲儿,他对脏腑、经脉等中医学概念,有了比前人更加深刻的见解和认识,其中就包括淤血。

当然,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创制的一首“血府逐瘀汤”,成为化解瘀血的千古良方,沿用至今。

心念于此……

当即……关麟提起笔在竹简上开始迅速的书写着什么。

唔……

张仲景好奇连忙凑了过去,而在他的眼眸中,一味味中药的名词引入眼帘。

——『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

——『用水煎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