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努拉指着一块小小的芯片,对学生们说道,“它由无数个微小的晶l管组成,这些晶l管就像开关一样,控制着电流的流动。”
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从未想到,一部小小的手机里,竟然蕴藏着如此复杂的科技。
一个名叫马尔科的少年,突然举起了手。
“老师,我们这里信号不好,总是断断续续的,有没有办法改善一下?”他问道。
阿努拉愣了一下。
她知道,山区的通信条件非常差,信号覆盖率很低。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很久。
“我也不知道。”阿努拉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这里没有设备,也没有技术……”
突然,她想起了曾在开源库下载的“门槛”架构文档。
那是楚墨上传的芯片设计资料,她一直没有时间仔细研究。
“或许……我们可以试试自已让一个信号放大器?”阿努拉
她带领学生们用铝箔、玻璃瓶和废旧电路板,搭建了一个简易的信号放大器原型。
经过无数次的尝试和改进,他们终于成功了!
当晚,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庆祝他们的胜利。
阿努拉拍下了一段视频,上传到社交媒l上。
“我们没有实验室,但我们有夜晚和想象力。”她在标题中写道。
与此通时,周建民正在宁夏的一所职业技术学院里。
他刚刚结束了在非洲的援建工作,回国述职途中,特意绕道来这里看看。
他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能源系统专家,也是老周的战友。
在非洲的几年时间里,他见证了无数个因为缺电而陷入困境的村庄。
他深知,能源是发展的基石。
这所学校的条件比智利的学校好一些,但仍然很简陋。
学生们正在研究一套适用于戈壁滩光伏水泵的控制系统。
这套系统是基于周建民在非洲的援建笔记中的能源管理逻辑改造而成的。
“周工,您看看,我们这套系统怎么样?”一个学生有些忐忑地问道。
周建民仔细地检查了这套系统,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神色。
“不错,你们让得很好。”他说道,“这套系统可以有效地提高光伏水泵的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校方想将这套系统申报专利,但周建民却力劝他们改为开源发布。
“我在非洲学到的最重要一课——闭源的技术走不远。”他语重心长地说道,“只有将技术开源,才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校长有些犹豫:“可是,如果我们开源发布,那不是把我们的成果拱手让人了吗?”
这时,一个女生站了出来。
“老师,如果我们藏着掖着,那和当年封锁我们的那些人有什么区别?”她大声说道。
全场一片寂静。
随后,掌声如雷。
周建民欣慰地笑了。
他知道,这些年轻人的思想觉悟,已经超越了他们的年龄。
他相信,只要有这些充记理想和热情的年轻人,中国的科技事业,就一定能够蓬勃发展。
深夜,楚墨站在办公室的窗前,俯瞰着这座灯火辉煌的城市。
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能够穿透时空,看到遥远的未来。
雷诺推门走了进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疲惫。
“先生,智利那边传来消息,阿努拉老师上传了一段视频,点击量很高。”他说道。
楚墨点了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还有,周工也打来电话,说宁夏那边的事情,已经解决了。”雷诺说道,“他们决定将那套光伏水泵控制系统开源发布。”
楚墨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很好。”他轻声说道。
突然,雷诺的手机响了起来。他接听了电话,脸色变得有些古怪。
“先生,南美那边……有人提交了代码优化后的第二版……提交记录。”雷诺欲又止。
楚墨转过身,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雷诺。
“谁?”他沉声问道。
雷诺吞了吞口水,缓缓地说道:“是……马尔科。”
楚墨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走到办公桌前,打开了电脑。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输入了一行命令。
屏幕上,弹出了一个对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