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788 这不是模仿,这是回响(40 / 53)

匿名发布在了本地的电子技术论坛上。

她在帖子中,只写了一句话:“技术,应该服务于人民。”

与此同时,远在青藏高原的科考站里。

张立诚正远程指导着自己的学生,复现冰芯数据铭刻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将数据存储在冰芯中,保存数千年之久。

突然,他意外地接收到了一段来自云南的加密信号。

张立诚打开信号,发现是一段关于太阳能充电站运行日志的记录。

在这段记录的末尾,附带一句留:“我们不想等审批,只想先做出来。”

张立诚仔细地分析着这段记录,他惊讶地发现,其中使用的通信协议,竟然源自当年“星火计划”边缘节点的开源分支。

“这……”张立诚的心中,充满了震撼。

他立刻联系了远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万,请他协助将这个案例,纳入全球草根创新地图的标注。

伊万起初有些犹豫,他担心暴露西伯利亚团队的行踪。

毕竟,他们正在进行一项秘密的研究项目,不希望引起外界的关注。

但最终,他还是同意了张立诚的请求。

他在全球草根创新地图上,标注了这个位于云南的太阳能充电站,并额外添加了一条备注:“这不是模仿,这是回响。”

b

简陋的篱笆,在清晨的阳光下,投下长长的影子,也投射在楚墨的心里。

“这才是真正的星火……”楚墨喃喃自语,

与此同时,在昆明市郊的一间破旧的职校电子实训室里。

林小满小心翼翼地从布包里,取出那枚略显陈旧的芯片。

她擦拭掉芯片表面的灰尘,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

芯片的表面,已经布满了细微的划痕,仿佛诉说着它经历过的漫长岁月。

父亲曾经告诉过她,楚墨是一个真正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为了打破技术封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的英雄。

父亲还说,星火计划虽然失败了,但它留下的火种,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林小满没有追访楚墨

她连夜将那枚旧芯片拆解分析,用显微镜观察芯片内部的结构。

她惊讶地发现,在芯片内部,蚀刻着极细微的校验码。

这些校验码,肉眼根本无法识别,只有通过专业的设备,才能发现。

她将校验码输入自己编写的比对程序,经过漫长的运算,电脑屏幕上,终于出现了一行绿色的字符——星火计划首批流片样品。

“果然……”林小满深吸一口气,心中充满了激动。

她没有声张,而是将这枚芯片,作为信任凭证,悄悄接入本地开源协作网络。

这是一个由云南省内各个职业院校的电子技术爱好者,组成的松散联盟。

他们通过网络共享技术资料,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林小满在网络上,发布了一条加密请求,申请加入西南片区青年技术互助联盟。

她在请求中,只写了一句话:“我们想用自己的力量,点亮希望。”

远在千里之外的北京,雷诺正坐在电脑前,皱着眉头盯着屏幕。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一行行代码,在他的眼前闪过。

他正在监控着全球范围内的开源协作网络,寻找任何与“星火计划”相关的线索。

突然,他的电脑屏幕上,出现了一条来自云南的加密请求。

雷诺立刻警惕起来,他迅速分析了这条请求的来源,发现它来自昆明市郊的一所职业院校。

他调取了这所职业院校的资料,发现了一个名叫林小满的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

林小满是这所职业院校的学生,她的父亲,早年因参与星火计划的配套项目,遭到了当地黑蛇帮的报复,导致终身残疾。

“是她……”雷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他立刻确认了林小满的身份,决定启动“萤火协议”。

这是楚墨早年设立的一项隐秘支持机制,专门为那些有潜力的新生力量,提供无限的资源引导。

雷诺伪装成国际开源社区的志愿者账号,向林小满推送了一组经过混淆处理的教学视频链接。

这些视频,表面上是一些普通的电子技术教程,但实际上,却包含着华芯科技早期抗干扰设计的核心逻辑推演过程。

“希望她能看懂……”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