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两千三百三十九章 徐允恭的铁拳头(1 / 2)

徐允恭派人一批又一批地买下了合计六千七百斤盐,而这是在百姓抢购风潮结束之后进行的,并没有扰乱百姓基本的用盐。

可这样子采购,盐铺基本上又见底了,等第二天,还是会出现盐荒之事……

窦达道、牛承序自然不答应,这样搞下去,千辛万苦囤下来的盐可就要全部进入市面了,日后还怎么用?

于是——

当所有人回到宅院之后没多久,徐允恭就听到了敲门声。

正是华灯初上时。

程善、徐永等人看向徐允恭,徐允恭呵呵一笑,轻声道:“请他们进来吧。”

门开了。

一个彪形大汉迈过门槛,强壮的身躯与高大的块头,给人一种无形的压力,身后还跟着二十几个大汉,手中皆手持胳膊长的木棍,一个个凶神恶煞。

文质彬彬,一脸和气的周七从后面走了出来,到了院中,打量了下坐在院子里的徐允恭,呵呵一笑:“这位——少爷,应该是外地来的吧?”

徐允恭的乔装并没有改变多少年纪,只是脸部特征多了些伪装,看了看来者不善的一群人,淡然地问:“确实是外地来的,怎么,这是登门做客吗?可惜,我没安排人准备饭菜,怕是招待不周。”

周七抬手称赞:“好魄力,见了我们还能如此沉得住气。只是这位少爷,生意不是这样做的,盐也不能这般买,否则,这市面会乱,北平十几万人呢,总不能让他们没盐可吃吧?”

徐允恭弹了弹衣襟,笑道:“我喜欢吃咸的东西,打算腌一些咸鸭蛋、咸鸡蛋,买一点盐,不犯法吧?要知道,这可是北平城,并不执行计口配盐吧?”

周七嘴角抖了下。

计口配盐,指的是按照州县人口数量进行食盐定量配给,百姓买多少盐,那是有定数的,大口(十五岁以上)一个月限买一斤,小口(十岁至十五岁)一个月限半斤,计口配盐与盐税挂钩。

这条政策对于州县之下的百姓来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放在城内,尤其是一些大城,便没办法执行了。

原因很简单,商业在发展,商人与人口流动增加,在北平城准备十五万人的盐,那商人带着伙计到了北平要不要吃饭,要不要用盐?每年进出北平的伙计数量,累计人次可比十五万常住人口多得多。

这些人往往还是吃盐大户,出力气的人嘛,总要多吃点盐。

出于应变与满足需求的考虑,朝廷放开了一些大城的食盐供应,不执行计口配盐,允许敞开了卖。

这样一来,大部百姓还是计口配盐,他们不会入城去买城里的盐,城内的百姓也有充足的盐,不需要担心没盐吃,盐铺的生意还好了,商人开中的积极性增高了,减轻了边镇粮食供应压力,朝廷还能多收盐税。

这就是多赢的局面,不成想竟有人钻了这个空子,将原本就脆弱的北平盐供应问题,一下子给搞崩溃了……

周七忍着心头怒火,道:“北平城内确实不执行计口配盐,可囤积居奇,扰乱市场,那也是不允许的。总不能为了少爷一口咸鸭蛋,让所有人跟着倒霉吧?”

徐允恭站起身来:“囤积居奇,待价而沽,那是投机商人的把戏,我买来盐可没想过转手卖出去。再说了,我买了盐,盐铺没了货自然会找盐商进货,盐商见有利可寻,自然会努力开中,换取更多盐引,盐引兑出盐来,盐商也能赚一笔,有何不可?”

周七暗暗咬牙。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你他娘的这样搞,盐商的盐都得进入盐铺,进入盐铺还怎么囤盐,不囤盐后面如何赚大钱……

周七看了看徐允恭身旁的四五个汉子,又看了看不算强壮魁梧的徐允恭,冷笑道:“看来谈不拢了,这样吧,你将所有盐交出来,我带人离开,日后不要再出手,否则,北平的水,也是可以淹死人的!”

徐允恭伸出手:“盐给你们没问题,二百六十八两银钞,拿出来,盐给你们。”

周七瞪大眼:“你给我们带来了麻烦,你还打算给我们要钱?年轻人,你是不是不知外面的世界险恶?现在我给你们选择,要么将盐拿出来,我们带走,要么将你们的腿打断,我们将盐带走。”

徐允恭一点点挽着袖子,活动了下脖颈:“我若是选择留下盐,赶你们走呢?”

周七哈哈大笑起来:“就凭你们三个?”

徐允恭按着拳头,骨节的声音接连响起:“试试!”

周七狞笑:“不知死活!大牛,断他一条腿!”

徐允恭看着迈着沉重步伐的大汉,双手在腰间一插,活动了下手指,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嘴里还喊着:“不准跟我抢!”

大汉拳重,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