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王玉梅面色看起来同样很憔悴,烫发也没怎么打理,耷拉着脸,似乎心情不太好、
她回道,\"我刚回来没多久,才放下行李换了衣服。\"
听闻王玉梅的话,刘桂芳疑惑道,“今天才初三,你怎么就回来了?这年都没过完呢。”
“不想待了。”王玉梅语气透着满满的委屈与不悦。
她跟刘桂芳关系好,所以在刘桂芳面前也不掩饰自己的情绪。
“吃饭了没?”热心肠的刘桂芳瞅着她那副蔫巴巴的样子,说道,“如果没吃,去我家吃面,我刚给小白端了一碗。”
王玉梅瞥了眼隔壁的房门,没好气的开口,“干嘛给她端饭?她不做饭吗?”
王玉梅语气酸溜溜,有种白芷抢走了刘桂芳的醋意。
刘桂芳解释,“陆副营长去单位了,她一个人嘛,我就端了一碗。”
“我还没吃呢,我跟你去家里坐会。”王玉梅也没客气,跟着刘桂芳一起去了家里。
杨凯跟小伟正在吃饭,看到王玉梅进来,喊了声阿姨。
刘桂芳去厨房给她跟王玉梅一人盛老人一碗面端了出来。
杨凯放下了碗筷,朝刘桂芳说道,“妈,我们吃饱了,我带小伟出去玩。”
刘桂芳应声,“去吧,照顾好弟弟啊。。”
两个孩子出了门后,刘桂芳看着王玉梅好奇发问,“到底咋回事?我看你不太高兴,怎么突然回来了?你不是说要住到初六以后吗?你家老周还没回来呢。”
刘桂芳不问还好,一问王玉梅便委屈的吸了吸鼻子,难过的说不出话来。
“别哭,慢慢说。”
王玉梅调整了好一会情绪,也没回答刘桂芳的话,只是看着她闷闷地问,“嫂子,你说女人结了婚以后,在娘家真的就是外人了吗?”
刘桂芳听闻她的话,瞬间明白了什么,她询问,“你嫂子又给你脸色看了?”
“何止是给脸色,这次我一个人回去,她装都不装了,大年三十就阴阳怪气含沙射影的骂人,昨天人家回娘家拜年,带着孩子晚上没回来,我哥在老丈人家喝了酒回来以后说,我不走的话,我嫂子跟我侄子就不回来。\"
提到这事,王玉梅既愤怒又委屈,当然更多的是失望,“我爸妈怕他们的大孙子在姥姥家待着不回来,就把我打发回来了,还说以后过年让我回婆家去。”
王玉梅饭都吃不下,难过的抽噎起来。
她的亲爸妈,大过年的,亲自把她从家里打发了出来。
她的心从未如此凉过。
她一直以为自己是父母捧在手心的公主,是哥哥最疼爱的妹妹。
哪怕结婚多年,她在娘家人心目中的位置从未改变。
可如今
到底是抵不过生了儿子的嫂子。
刘桂芳对于她的话,见怪不怪。
她看着王玉梅,语重心长的开口,“玉梅,我早就跟你说,过年你就应该跟着老周回家去,娘家平时去就行了,咱们是嫁出去的女儿,人家很多地方都有忌讳,闺女大年三十不在娘家过年。再说,你嫂子明显跟你合不来,你干嘛还去自讨没趣?你又不是没有自己的家,我相信,你如果跟着老周回了老家,你公公婆婆肯定很高兴,很稀罕你,绝对不可能有人阴阳怪气。”
王玉梅噘着嘴冷哼,“我就是不服气,那明明是我长大的家,那里有我最亲的父母,还有从小就疼爱我的哥哥,凭什么不让我回。”
可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跟嫂子发生冲突的时候,父母毫不犹豫的站在了儿媳妇那边。
舍弃了她。
还有她哥哥,凡事以老婆孩子为重。
她成了外人。
她不回周建民家,当然还有个原因,就是周建民的父母一直催生。
她压力很大。
刘桂芳瞅着她那副不想跋扈的神态,无奈的笑笑,“你都三十了,怎么还这么天真呢?”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话不是白讲的。
嫂子容不下小姑子,做父母的夹在中间也很为难。
为了儿子一家的和睦,自然是委屈闺女。
再说,刘桂芳认为,这事本身就是王玉梅自己不懂事。
自讨没趣。
“我知道,就因为我嫂子生了儿子,就能母凭子贵,在家横行霸道,我没生孩子,所以他们才不向着我。”王玉梅的话,字里行间都透着自己没生孩子的憋屈劲。
“玉梅,这可不光是孩子的事啊,你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