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宁愿信其有,不愿信其无。
如果当时三株公司能在京城召开新闻发布会,并由卫生部相关专家对三株口服液的功效进行论证,可能就不会是这样的结局了。
可惜这一切,都是事情发生后的一些回推。
三株也没有想到,这起事件会成为他们倒下的一个导火索。
此时的三株在市场上面,已经没有多少消费者信任他们了。
三株一部分高层想卖掉三株,也是这个原因。
时间拖得更久,很可能这个企业就彻底砸在手上,血本无归。
此时的三株,销售额已经腰斩了,并且还在不断的下滑。
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按照这个趋势,三株肯定是支持不了多久了。
等越久就会越失望
这要这样下去的话,三株这个帝国最后可能是鸡毛一地,什么都不会剩了。
与其这样的话,还不如趁现在谈个好价钱,直接卖了它,也算是减小损失了。
从三株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来,现在华夏还是能诞生大企业的。
当然,这种大单指体量上的大。
想要发展成国际化的大企业,现阶段的华夏企业实际上缺乏这种硬性实力。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管理层的能力跟不上。
之前就说过,现在国企大部分的管理层,都是草莽出身,并不专业。
在企业初期,他们总能想到各种各样的办法,去快速的发展企业。
这个时候的企业规模小,各种事情做起来十分的灵活。
再加上他们层出不穷的“创意”,企业前期的发展是相当的快。
就拿三株来说,短短几年的功夫,销售额就过了几十亿。
这其中,离不开华夏的超大市场。
但也不能否认,三株管理层下的功夫。
等到企业大了之后,管理层用了还是之前的老办法管理,自然是不行的。
不仅如此,他们还犯了很多的错误。
比如说大肆收购合并同产业,出巨资投资其他行业。
大企业在他们的眼里,只能看到大的。
只要体量大,那就是大企业。
殊不知,他们理解的大企业,跟真正的大企业有着天差地别。
这是认知方面的误区,如果没人为其点破的话,根本就不会知道自己错的有多么离谱。
现如今的三株,已经有衰败的现象了,有人想出售它,也是很正常的选择。
恰好陈舒瑶又有收购的想法,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让陈舒瑶没有想到的是,她刚离开三株,三株这边就有人找了过来。
找她的那些人,自然是想卖三株的管理层。
对于这些人的求见,陈舒瑶想到没想,就直接拒绝了。
这些人根本就代表不了三株,陈舒瑶自然没有必要跟他们见面。
况且,要是传出去的话,对于接下来的收购,可不会有什么好处。
清楚知道这一点的陈舒瑶,根本就没有见这些人,直接让他们吃了闭门羹,最后不得已只好灰溜溜的离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报纸的关注点还是在秋海和海信身上。
此时的陈舒瑶,已经是第二次跟三株接触了。
对于这次谈判,陈舒瑶一点也不担心。
此时的家美已经打败了娃哈哈,携着胜利的余威之势,开始吞并原本属于娃哈哈的市场。
草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