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单纯礼遇,后日你要在景升兄面前助我借兵,倘若事后他知你早已跟随我,难免会恼你与我共谋诈他。”
“以后亲戚再见,多半要难堪。”
“还是待我随后再来请一次,那时先生再唤这声‘主公’吧。”
刘备走后,诸葛亮伫立院中,久久未动。
宝钗拿着一件鹤氅出来,为他搭在肩头,笑道:“感动得要落泪,对不对?”
诸葛亮仰首望天,待眸中干净,才低首笑道:“一点点吧!”
宝钗也不戳破他,举目望向远方,时间虽然提前七年,可三顾茅庐终究还是阴差阳错地要凑齐了。
以后的历史,当真能够彻底改变吗?
第103章
第三日,宝钗与诸葛亮前往襄阳城去拜见蔡夫人。
蔡夫人对小夫妻的态度极为热情,不仅设宴招待,还请诸葛亮帮忙查问刘琮的功课,一副当时就要留下卧龙先生给刘琮当先生的架势。
诸葛亮也不推辞,当着蔡夫人的面给刘琮讲起兵法,直接引用了最近的官渡之战,并道:
“曹擦,当世之枭雄,麾下智谋之士不计其数,所属青州兵勇不可挡,便如雄踞北方的一只猛虎。”
“在官渡大胜后,曹军锐气正盛,此时若有谁不知死活前去撩动虎须,必被一口吞食。”
他讲解生动,又以小孩子最喜欢的动物做比喻,不仅小刘琮听得兴致盎然,就连蔡夫人也连连点头。
午宴过后,刘表回到了内宅,眉头深锁。
蔡夫人再三探问,才知刘备今日求见,拿出拓印的衣带诏,痛哭流涕,愿以妻小相抵,借兵一万,前往袭取许都。
刘备态度坚决,立誓若胜,战果并入荆州,若败后果有其一力承担,绝不牵扯荆州。
又有公子刘琦在旁相劝,为其力保,刘表只得答应考虑一、二。
蔡夫人听得此言,忽省起诸葛亮的撩虎须之言,心下不由一动。
刘备自到了荆州,广布仁德,遍收人心,又与刘琦交好,在荆州愈久,便愈是刘琮上位的障碍。
蔡氏早欲除之而后快,此时忙道:“既然刘皇叔如此有信心,不如就借他兵马,但不许他打荆州旗号,倘若兵败也切莫引来祸水就是。”
刘表依然筹谋未决。
蔡夫人大急,提议道:“常听人说‘得卧龙,天下宁’,如今卧龙先生就在家里,何不向他请教?”
刘表听说,忙派人去请诸葛亮。
蔡夫人借口更衣,抢先一步找到诸葛亮,请他务必劝刘表借兵给刘备,督促刘备早日去袭取许都。
诸葛亮假意为难,在蔡夫人多番鼓动下,才勉为其难地答应了。
待见了刘表,诸葛亮道:“若刘玄德取下许都,向北可做抵御曹军的屏障,向南可与荆州同气连枝,向西可防刘璋,向东可拒孙策。胜,则对荆州有百利而无一害。”
刘表叹道:“曹操势大,即便他已带人北征袁氏兄弟,许都仍镇守着本部精锐,岂可轻取?只怕打虎不成反被虎伤,祸延荆州,恐怕重现徐州旧事矣。”
“且交州牧张津屡次作乱,此也不是作战之机。”
诸葛亮笑道:“明公若不愿受刘玄德连累,可不借兵给他,专心南边平乱即可。”
刘表叹道:“玄德公捧出衣带诏,我乃大汉宗室,岂能视而不见?”
诸葛亮笑道:“明公不借给他一万兵,可看在同为汉朝宗室面上,直接送他五千兵,言明人情两清,以后是败是胜,皆与荆州再无瓜葛。”
蔡夫人在内室听得此言,愈发深以为然,待诸葛亮走后,立刻出来再劝刘表。
刘表终于下定决心,拨五千兵给刘备,另将新野暂借刘备屯军,此后胜败,皆不须向襄阳禀报。
诸葛亮见计成,立时找了借口携妻返回隆中。
回到家,宝钗替他打点行装,手抚新作的冬衣,久久未动一下。
诸葛亮在她身边坐下,握住她手道:“带我们在樊城安定下来,就设法回来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