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地咂着嘴。
女子抱着婴孩儿,向杨志点一点头,拖着刀就走。
杨志让喽啰们将财物拿上山,独个儿扛着朴刀,在山下漫无目的地走了一圈,心下郁闷仍难以排遣。
他正欲回转山上,找鲁智深喝酒解闷,忽听远方林子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
杨志走进林子,见方才那女子坐在一株光秃秃的杨树下,抱着那婴儿哄唱:“大姑娘,再忍忍,等咱们找到爹爹妈妈,给你找奶奶喝啊!”
婴儿哪里忍得饿,张着小嘴咿咿呀呀只是哭。
杨志上前道:“娘子,这里人迹罕至,除二龙山外尚有其他山寨强匪出没,你抱着孩子独身在此,只怕会引来他人觊觎,还是早早离去为好。”
那女子听得人声,猛然回过头来。
杨志心下一颤,方才还刚烈英勇的女人,如今面颊上挂了泪珠,神色憔悴,眼眸中带了一丝无措与害怕,别有一番楚楚动人。
见是杨志,她抱着孩子站起来,提起石上短刀,擦了眼泪,不卑不亢道:“多谢你提醒,我这就走!”
孩子仍在咿咿呀呀地啼哭,女人单手抱着孩子,提刀的手腕纤细,在微微颤抖。
杨志心下一热,追上去道:“那商队的主人骑着马,想是早已跑了个没影,你孤身带着孩子,必定追赶不上。”
他向来寡言,此时却一口气道:“我们这二龙山虽是个山寨,也有女眷家属,你若信得过我,且随我到山上去,给这孩子找些东西吃,待打听到她父母去处,再做道理。”
女子回身,下死眼将杨志看了一看,又看向荒凉连绵的山野,终是点头道:“多谢这位大哥!”
杨志亦点头,转身沉默走在前面。
女子一手提刀,一手抱孩子,默默跟在他身后。
孩子已快一岁,养得胖大,足有十余斤轻重,那短刀也有四、五斤,女子素来生活在深宅内院,又不惯于走山路,行出半里地远,已累得手脚都要断掉。
杨志走在前面,听得她喘息声沉重,回身道:“你若信得过,把孩子交我抱着吧!”
女子握紧手中刀,将孩子递给他。
孩子肚中饥饿,又突然换到了个陌生大汉怀里,愈发哭得撕心裂肺起来。
杨志忙乍着双手将她举起来,笨拙地哄道:“莫哭莫哭,咱们飞高高,飞哦,飞哦。”
哄孩子的手段,他只在路边不经意间学过这一种,
孩子得了新奇,渐渐止住哭声,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转着,忽抓住了杨志的胡子,拉来扯去。
女子在后看得心惊,生怕这长相凶蛮的大汉突然翻脸。
杨志却只是笑着,将孩子举得更高了。
孩子咯咯笑起来。
鲁智深与武松坐在堂上喝酒,忽见杨志抱着个孩子进来,都吃了一惊,又见他身后转出一个娇滴滴的妙龄女子,愈发惊讶。
杨志将孩子举给两个兄弟看,道:“这孩子腹中饥饿,劳烦武家弟妹给熬完米糊喝。”
武松笑道:“我那浑家针线功夫虽了得,做饭却没甚滋味……”
话未落,后堂门帘一掀,走出晴雯来,嗔道:“我做饭哪里没滋味了……”
她的话定在一半,整个人怔住了:“鸳鸯姐姐……”
啪!
那跟着杨志进来的女子手中短刀掉落地上,急步上前,也是一脸不可置信:“你是,晴雯?!”
堂上三个男人还未反应过来,两个女子已抱在一起,哭做一团。
第162章
两人哭得难解难分。
那跟着鸳鸯上山的婴孩本就腹中饥饿,见到鸳鸯抱着别人大哭,自己得不到关注,一扁嘴,也大哭起来。
杨志再举起来飞高高也没用了。
鸳鸯忙擦了眼泪,接过孩子,柔声劝慰。
晴雯见她手法熟练,奇道:“姐姐,这孩子是……”
“这是我东家的孩子,刚八个月大!”鸳鸯将孩子转给晴雯看,“瞧,是不是挺像琏二奶奶家的大姐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