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个五百的红包过去。
而且这个优惠券长期有效,后续要是这个群的人还愿意购买,依旧是10的辛苦费。
最后算一下总售卖额,除去四斤蜂蜜,干蘑菇最多的是鸡枞菌,一共卖出去了8斤,其中只有两斤是火把鸡枞,六斤骨朵鸡枞,打九折后总收入一万三千;牛肝菌卖出去十二斤,收入一万五、乌枞菇十斤,一部分打折、一部分没打折,收入七千五;枞树菇卖出七斤,收入四千四百;茶树菇销量第二,卖出十五斤,收入八千一;最多的是林地蘑菇,卖出二十三斤,收入九千。
也就是短短时间,姜蘅在这个网上总共收入了五万七!!!
万万没想到,真正大头是网上!
姜蘅看着平台自动算出的总金额,深吸一口气。
哪怕这其中会有一小部分人回过神来,觉得太贵了选择退货,她也能收入好几万。
果然宋茗说的对,网上流量很大!
咦?!
姜蘅目光一顿,在一众京市、海市的地址里,精准的找出一个不同的地址。
来自广省的。
这又是哪位好心客人帮忙安利的?
广省某写字楼。
在网上看一个新博主和女朋友的吃播看得馋了的丁乔,没忍住打开购物app,开始搜索主播提到的蘑菇。
好像叫什么乌枞菇。
还真没听过,但主播发的视频里压根没有链接,说是在他们本地一个年轻老板的摊位上买的,不是广告,那就是真好吃。
于是她出手了。
正好搜完就找到不少店铺售卖这种蘑菇,她犹豫着买哪家时,指尖一滑,发现一家跟主播同一个地区的新店,很朴素、很简陋,但价格贵贵的,跟主播说的一样,贵的让人有种莫名的安心——这么贵,肯定味道很好吧?
馋意上头,丁乔点进去,一咬牙选择购买半斤。
四百块,这要是不好吃,她一定打差评!!!
买完,手机一丢,丁乔继续工作,随即忘记了自己馋鬼上身花四百买了半斤蘑菇的事。
——
趁着午休时,姜蘅打电话叫来了镇上快递点的人过来取快递。
一听一百多单,老板声音都温柔了许多:“好好好,一点我们就能到!”
一点不到,快递点的老板就开着一辆小卡过来。
姜蘅的客厅开着空调,短暂成了打包点,周芸、陈阿英、沈丽都来帮忙,发货中途,有两个退单的,姜蘅很快同意退款,一个小时左右,剩下所有订单发货成功。
只等对面确认收货,她就能收到钱了。
快递点老板看着他们院子的规模、外面热火朝天安装的防盗网,热情道:“下次有快递还找我们家呀,数量多了,还能继续打折。”
姜蘅:“一定一定。”
老板心满意足走了。
全都是特快加急,就算打折了,收入也不少。
快递的事弄完了,姜蘅开上她的履带式拖拉机配套旋耕机又继续去开垦土地了。
她承包的范围里,90的土地都是荒废了好几年的,杂草枝繁叶茂,土壤硬邦邦,因此第一遍耕完,要等几天、被绞断的杂草成了土壤的养肥后再耕第二遍,才能开始种植。
正常来说,最好耕三遍,确保土壤松软、大部分杂草都死透了。
但姜蘅情况不同,每次耕地时,她都会偷偷吸取杂草的生机,担心被人看见,没办法让它一夜枯死,几天时间斩草除根彻底变成滋养土壤的肥料,还是没问题的。
有了耕地机,效率加快的同时,代表着她可以尽可能在这个夏天将这一片开发出来。
最先她开垦的是中心靠近水源、更加肥沃的土地。
开到差不多二十多亩时就停下,又开始绕到最边缘开垦。
这里她没打算种植蔬果,耕得更加轻松,先深耕一遍、明天再浅耕一遍,让人撒上波斯菊的种子就可以了。
姜蘅想养点蜜蜂,这样能自己产蜜,首要的就是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