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46章(1 / 2)

望晴低眉顺眼地替太子换茶,视线不经意看到小几上那只压着书的修长大手。

她的心突突直跳,并非她对太子有何非分之想,而是出于一种本能地畏惧。

尤其在目光触及到对方衣袍上的那两条龙纹时,望晴更是忍不住心慌。

但她的脑子里却不合时宜地冒出一个念头:同样是奴婢出身,她是不是也可以……

念头刚起,望晴的手一抖。

茶盏在小几上发出重重的一声响。

“殿下恕罪!殿下恕罪!”

望晴脸一白,“扑通”就跪下了。

海顺听到动静进来。

骆峋:“退下。”

海顺配合地斥道:“还不快出去!”

望晴根本不敢有耽搁,忙不迭端起换下来的茶盏毕恭毕敬地退出去。

“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一到外面,听到动静的喜雨很小声问。

望晴红着眼睛。

“我、我不小心把茶盏搁重了,很大声……”

喜雨闻言吓得不轻,从她手里接过茶盏把人拉到一旁,“要去领罚?”

望晴心有余悸地摇摇头。

“殿下只让我退下,海公公也没说什么。”

喜雨呼出一口气。

“那就是没事,下回可不能这么冒失了。”

望晴刚要点头,就听喜雨的声音在继续:“得亏主儿得宠,要不然至少要打手心。”

两刻多钟后。

太子和宋昭训收拾完毕上了榻,望晴和喜雨、银竹进屋来清理浴间。

隔着一道小门,卧房的说话声隐隐传来。

“肿得如此厉害。”

太子的声音,听着似是有些许不悦。

宋昭训声音轻柔:“最近就是容易肿,稍微站得久了或是坐久了小腿便胀得慌。

一按一个窝,脚也肿,先前的鞋暂不能穿,广储司和周嬷嬷她们做了几双大的。”

“太医如何说?”

“莫院判说是孕期常见的湿浊下注,气血壅滞。

妾是脾虚肿,莫院判开了食疗,赤小豆鲫鱼汤外加白术茯苓散,让先吃着。”

卧房沉默了片刻。

宋昭训不知说了句什么。

随即太子清冷的嗓音才响起:“孤近日忙,要你自己辛苦些了,有什么需要……”

“就差人去找海公公,您的话妾身会背啦。”

太子似乎短促地低笑了一声。

收拾完从浴间出来,经过床尾往外走时。

望晴的余光透过纱帐,看到了床榻之上面朝里侧躺着拥在一起的一双人。

真是,同人不同命。

望晴暗暗自嘲一笑,走了出去。

“不久前在书房你说要从你的那三个二等宫女里,提两个贴身侍候的出来。”

帐子里,骆峋忽地出声。

槛儿侧了侧头,“对,您要帮妾身掌掌眼吗?”

骆峋:“掌眼谈不上,意见仅供参考,你洗漱之时去书房换茶的人稍显冒失。”

槛儿想起来。

今晚进屋奉茶的人,该是轮到望晴了。

腊月二十四。

各地官府封印,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放假,一直放到过完元宵再开印。

元隆帝也在这日按钦天监看的吉时进行了封玺仪式,不过皇帝的封玺可不是真就放假什么都不管了。

尤其元隆帝勤政。

每年封玺期间该批的奏章照样批,只不过非必要时候,元隆帝一般不会强求大臣们在春节期间与他一同勤勉。

太子就不行了。

他得和自己的皇帝老子一样勤勉。

譬如听进京朝贺的外地官员汇报各地民情,之后接受元隆帝的考校什么的。

便不细述,总归忙就是了。

每年的小年过后是皇室宗亲宴请的时候,各大王府郡王府不论立场如何。

每年这时候都要做样子。

今天去这家吃席,明天去那家吃席。

太子是储君,不出宫赴宴。

但东宫宴请必不可少,宴请时间是钦天监看的吉日,经元隆帝批准了的。

腊月二十七,午膳那一顿。

赴宴的人除了在外开府的皇子公主及其家眷,便是辈分高的宗亲及家眷,以及宫里尚且年幼的皇子公主。

另三师三少必须要请,即太子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

其家中女眷也会受邀。

东宫各个地方七天前收到消息,早早便筹备了起来。

以前东宫没女眷时,每年年底的宴请是裴皇后派冯嬷嬷来主持筹备。

几位宗亲王妃负责待客。

后来曹良媛等人入宫,便是冯嬷嬷和曹良媛一起筹备,由宗亲王妃待客。

之后有了太子妃,筹办宴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