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三七没有再穿回59年,反正这边一天,那边才1小时。
第二天早上,林三七是被村里的锣鼓声吵醒的。
林氏祠堂门口,40位青壮年林氏子弟已经统一着装,整装待发了,每個人虽然都晒得黝黑,但表情都很坚定。
族长兼村长林培东林叔公笑得眼睛都成了一条缝,一个个拍着龙船队员的肩膀鼓劲:
“瞧平仔这气势,不亏是当干部的,今年我们石楼村必胜啊!”(林阳平,天河区人事局副局长)
“哇,良仔,你这肌肉是怎么长出来的?硬好,越硬越好,凑死平乐村那些死扑街!”(林亚良,石楼物业公司的保安队长,退伍特种兵)
“航仔,听说昨天训练你迟到了1小时,今天输了我非扒了伱的皮!”(林航,飞航房地产公司老总)
“旭仔,今天有没有信心打败平乐村?有啊,好好,真是乖仔。”(林纪旭,天河实验中学教导主任)
“辰仔,好好加油,今天龙船第一,明天让阿芳生个大胖儿子。”(林辰,就是卖茶叶给林三七的族兄)
林叔公绕着所有龙船队员走了一圈,一个个亲自鼓励。
在老族长眼里,这些林氏子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管你是当官的还是当老总的,或者是在村中菜场卖猪肉的,都是林氏子弟。
上了龙船,那就是代表了石楼林氏。
“大家都是我林氏的好仔、乖仔、靓仔,不像平乐村那些化骨龙,一个个都衰头衰脑,长得食屎一样。所以今天大家一定要战胜平乐村,划出我们石楼村的威风来。阿公我大给祠堂中门,请你们食龙船饭!”
“好!!!”
40个林氏青壮年齐齐发出一阵吼声,惹得石楼村民们的连连夸奖。
林叔公大手一挥:“出发!”
一时间,村中鞭炮齐鸣、彩旗招展、锣鼓喧天,站在路边的村民不停在喊着自家子侄加油。
同样一幕出现在了石楼村隔壁的“平乐村”。
平乐村尹氏祠堂门口,尹氏族长兼平乐村村长尹继水同样在给村中的青壮们鼓劲:
“都给我记住了,今天一定要拼了命,就算累死,也得把石楼村那些扑街给踩在脚下,你们可以输给任何一支队伍,就是不能输给石楼村,否则老子就是家法伺候!!!”
平乐村的40个龙船手也是大吼一声:“打败石楼村!”
尹继水亲自取过锣鼓,一路敲着,护送村中青壮前往比赛场地。
如果用无人机从高空拍摄,外人根本无法分出石楼村和平乐村有什么区别?
因为两个村是紧密连在一起,房子连着房子,根本就看不出是村界在哪里。
只有本地人知道,石楼村和平乐村是泾渭分明的两个村。两个村是以村中央的沙河为界线,河北为石楼村,河南为平乐村。
两个村虽然世代为邻居,却是世代不对付,估计祖上曾经因为抢水抢田有过激烈的矛盾,所以两个村民之间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沙河很窄,河面宽度最窄不过5米,最宽也不过20米,做为两村的界河,只有两座古桥可以通行。
自古以来,两村村民吵架,往往就是隔着河对骂,你骂一句我骂一句,然后互相找帮手,双方大骂一场,跟广西对山歌似的。
当然打架已经没有了,几十年前有打架,打得头皮血流是家常便饭,现在文明社会,君子动口不动手。
唯一可以打架的机会,就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船赛。
第44章 世代仇敌平乐村
沙河龙船赛是民间自发组织的,花都很多城中村都会报名参赛,像附近的车陂、猎德、珠村、冼村等等。
沙河龙船赛之所以有名,最刺激的地方是因为沙河河道非常狭窄,平均宽度只有6米,而且非常弯曲,所以大型龙船难以把控。
尤其是双龙桥段,这里河道呈现的是s型。
25米长的龙船钻过大龙桥后,需要急速往右90度转弯,还没等船员松口气,又需要急速往左90度转弯才能顺利通过小龙桥。
俗称“一鼓转三弯”,最惊险刺激的赛段,也是最吸引人的地方。
双龙桥段非常考验龙船队员们的配合。
尤其是6名舵手们,需要一气呵成,稍有不慎就可能将龙头给撞毁,甚至翻船,那就会成为整个花都的大笑话,村民出去都抬不起头来。
所以沙河龙船赛不但要比速度,更要比技巧和勇气。
端午节这一天是公休,上班的、上学的、出差的都会在这一天赶回来为自己村中的龙船队喊加油。
哪怕是卧床不起的病人,也会借沿河村民家的二楼,从楼上往下看龙船比赛。
一大早,林木森和王文娟做为村中老一辈,已经前往村中帮忙了。
林木森是做为“赛事保健医生”被安排在站的医疗服务点,而王文娟则要跟其他村中妇女们一起去祠堂准备庆功宴。
只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