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o5章(2 / 2)

记载“宋主仅以身免,至涿州,窃乘驴车遁去”,这位宋太宗还有别号:宋驴宗。】

第79章

赵光义浑身战栗。

这样的别号, 这样的身后名……

这就是后世对他的评价。

他知道后世不在乎皇帝是怎么登基,只在乎皇帝的功过。

赵光义怎么都想不到,自己即位之后会是如此不堪!

而不会再即位的自己, 也会因天幕透露后世之事而声名狼藉。

………

此时许多皇帝为之悚然。

前朝的皇帝再怎么昏庸无能,各朝修史时再怎么喜好篡改甚至编造伪史,也会留有基本的尊重,这维护的是皇权本身。

绝对不会有“驴宗”这般充斥侮辱性的贬斥。

但后世居然出现这种称号……

想到秦念扬言皇帝昏庸就该换一个皇帝的言论,他们都猜得到恐怕不只是赵光义获此称号。

身后之名,竟然真的只与皇帝本身的功过有关,而不会因皇帝这个身份而得到尊重。

【赵匡胤:……可有伐辽之策?】

赵匡胤终究是不忍三弟如此难堪。

德昭已是太子,光义不可能再篡位登基……

他不忍再看秦念如此讥讽弟弟。

何况比起不会再发生的事情,赵匡胤也确实更在乎如何伐辽。

【秦念:现在不想谈伐辽, 朕要先把赵光义干的蠢事全部说出来才能解气。】

【赵匡胤:……】

【李世民: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秦皇道出前事, 方能令后世引以为戒。】

李世民支持秦念道出所有。

毕竟在此之前,他都想不到会有人在攻下太原之后,居然会“自毁城墙”。

命史官将这些“前事”记录,后世才不会作出这般“蠢事”。

【秦念:高梁河之战赵光义跑了, 军队不知道他在哪, 就谋划要拥立赵德昭为皇帝, 引发赵光义对赵德昭的不喜。此后赵光义因北征不利,久不封赏太原之战。】

虽然打定主意劝和不劝分。

但秦念可不希望赵匡胤剧本里的赵光义日子过得太好。

那就详述赵德昭之死。

就算剧本里的扶弟魔死活说不通,下一任皇帝赵德昭也不会放过赵光义。

【秦念:赵德昭,此后你为将士请赏,赵光义讥讽等你当了皇帝再封赏不迟, 于是你回去就自刎——你为什么要为将士请赏?】

秦念刻意询问赵德昭。

如果说赵德昭是没脑子, 过于信任赵光义才不把“军队拥立”当回事, 《宋史》对他的记录就不该是“德昭喜愠不形于色”。

她相信这个群里的赵德昭会给出不一样的答案,且肯定不利于赵光义。

毕竟是话题刚开就干掉赵炅的狠人。

【赵德昭:我尚未经历此事。】

【秦念:你可以猜测一下未来的自己为什么有这种举动。】

【赵德昭:没有拥立之事,我也一样会被猜忌。有拥立一事,更是生机渺茫。请赏应为试探,若他不在意拥立之事,就是我误解他的为人,否则……不如一死以护家小平安。】

弟弟、王叔相继皆死,赵德昭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德芳“病死”,还算“善终”。

但王叔被构陷谋反,其后代的处境应不会好过。

【秦念:够刚烈。你死后的第二个月,赵光义就对太原之战进行了封赏。】

【秦念:他在你死后抱尸大哭“痴儿何至此邪”时,可能是在想你总算是死了,现在可以用封赏来邀揽人心。】

【赵德昭:……】

赵德昭一时间看不出秦念是在褒他还是贬他,但看得出秦念对赵炅的恶意。

那就是好事。

【秦念:赵匡胤,看到自己儿子的死因,你还觉得赵光义对你“感情深厚”吗?】

【赵匡胤:……】

早在得知德昭三人之死时,赵匡胤就知道那是因为光义在猜忌他们。

当时没有因此怀疑兄弟情谊,现在当然也不会。

数十年间互相扶持,赵匡胤深知若是没有光义为他镇守后方,就不会有如今的大宋。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