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有机会动一动,我也能跟着动一动。”
沈寄面露笑容, “那到时候你岂不是就只剩两步了?”
“你干爹在礼部侍郎的位置上呆了十多年。到最后反而是走起了下坡路。所以, 你不要以为这两步容易。”
“当然不容易, 可是我夫婿是谁啊?我可就等着当一品诰命夫人了。哈哈, 到时候我就是满朝最年轻的一品诰命了。”
“那我也是最年轻的一品大员。”
到了出使的正日子, 沈寄和儿女坐着马车出城门相送。
看着前方马背上手持旌节、挺直腰背的男人在众人粗用下走远了, 才慢慢回转。
要说派魏楹去出使,那形象绝对是过硬的。
一时真是风头无二。
沈寄抱着膝盖想,要是能带她去,她也不差。
来送行的官员不少, 因为连太子都请旨亲自来送, 其他官员自然凑趣。
于是回城的时候马车发生了拥堵。
好在太子一早让小权儿骑马引着他们的马车走了前头,就跟在东宫的马车后头离开。
这才没有慢慢的等在城外头。
“大嫂,我回衙门去了。”
“嗯, 去吧。”
今早小权儿也是公私两便。
这会儿事情了了, 自然还得回去。
说起来, 有魏楹教着、有林子钦带着, 小权儿渐渐的也在开始适应如今的新生活了。
十五婶当初拦人是怕小权儿上战场去。
现在见他在京城五城兵马司当差, 倒也欢喜得紧。
写了信上京, 多谢沈寄替她照看儿子, 也请她代为留意合适的姑娘。
这事儿沈寄很乐意。
她还和小权儿玩笑,她以前没做过这事, 反正过两年也要娶儿媳妇了,索性拿他练练手。
小权儿当时瞥她一样,直接道:“大嫂,我不跟你儿子一样啊。你就按娶儿媳妇那么张罗好了。你看上了,我就娶回来。”
倒也是啊。这小子小时候还爬到她背上、怀里腻歪的。
沈寄道:“小心我给你找个夜叉。”
“那我也接着。”
不过不急,小权儿才十四,慢慢来。
魏楹出远门了,要跋山涉水、千里万里的去出使东昌。
这一路,也真是让人挂心。
沈寄极力排遣。
好在她每日也有不少的事情要忙,便让自己更忙一些。
每天回到屋里倒头就睡下。
大哥不在家,小权儿一下衙总是早早就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