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5章(1 / 2)

“打仗总得花点时间,这场战役的规模不大,持续五天不能再多了,他又是斥候……我看那小子挺滑头的,只要不往突厥的马腹下面钻,不至于就把性命交代了。”

他抬头看了看太阳,推测道:“你且等等,今天明天,他们也就回来了。”

徐直失魂落魄地离开了,她一晚都没睡着觉,第二天干活都心不在焉,饭也吃不下,一到下午申时,就偷摸着往军营的栅门那里去,祈祷能在这里第一时间见到阿回。

申时三刻的时候,号角声响起,栅栏外乱哄哄一片,果然有大队人马从城外进来了,她急忙躲到帐篷后面,探出头去看,几百个人她都一一看遍了,里面就是没有徐回的身影。

她又想,也许徐回很忙,他善后,所以会比他们回来得晚。

大批士兵走过之后,后面再进来的就是零零散散的伤员,扛军用器械,粮秣辎重的搬运兵,里面更是见不到徐回半片衣角。

城门落锁,最后走进来的是朝廷派来的中使大人,他穿着红色圆领袍,银銙躞蹀带上挂着金鱼袋,肤色很白,眼睛细长,目视着前方,神色间颇为倨傲,似乎不喜欢正眼看人,右边靠后一点的是军使大人,他陪着笑,跟中使说话的时候满脸谦卑,身后的扈从擐甲执兵,浩浩荡荡地围着他们,一行人威风凛凛地往主帅的帐篷里去。

军营里今天杀鸡宰羊,营妓们都细细装扮,早已在里面为他们备下盛宴,歌舞美酒,金樽琵琶夜光杯,正在等待着他们。

而里面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人是她的阿回。

徐直心急如焚,焦急万分。

第5章 边城(五)

徐回是从距城池二十里的地方爬回来的。

因为唐兵对附近地区不设防备,突厥军深入腊河谷,徐回和其他几名斥候骑兵及时探知到他们的消息,赶紧报告军使,军使马上派遣本部兵团支援腊河谷,双方在此处遭遇,进行了三天的激战。

突厥人很狡猾,随着唐兵的动静,昼伏夜出,或昼出夜伏,逮着机会就用他们最擅长的骑兵对唐军的阵地进行闪电式攻击,搞得唐兵疲惫不堪。

他们似乎知道自己在唐王朝这里赢得的利益不会长久了,进攻时手段极其残忍,只求泄愤,一边拖着腊河谷的唐军,一边又纵容骑兵顺着桑干河南下抢劫,几乎攻破楼烦关,沿途屠杀居民,纵火焚烧民居,最后被从忻州赶来的河东兵团击退。

徐回在侦查敌情的过程中,被突厥军从山上推下来的流石砸中,受了很重的伤,他依然强撑着去探查突厥军的人数,攻击方位,后备虚实,最后实在撑不住了,将这些数据全部告诉了另外一名斥候,他们在野外同吃同住已有许久,他以为那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那名斥候遂把他抛在敌营,用他提供的情报去军使大人那里邀功,并添油加醋描述一番,言说他背叛了朝廷,投靠了外族人。

而一年之前,徐挺也因为同样的事情被下属背叛。

天宝十三载,突厥入寇朔州,朔州刺史徐挺带着州县兵和临时招募来的民兵用尽全力抵御突厥,遭突厥围城,派朔州别驾杜瀚去长安报告敌情,并让杜瀚沿途搬救兵,请求支援,杜瀚不慌不忙,一路吃喝玩乐到京城,见了杨国忠谎报军情,宣称边疆告捷。

朔州城沦陷,遭屠城,震动河东地区,杜瀚伪造文书,买通监察官员,诬陷徐挺将朔州出卖给了突厥人,致使徐挺全族遭殃。

徐回等待救援不至,他心里就已经明白了八分,他没有感到特别悲哀,就想着徐直还在军营等他,如果等不到他,徐直会死的,她会丧失活下去的希望,会被那些人凌辱。他们重逢还没几天,有许多话还没来得及跟她讲,多想告诉她,她对他来说比她心中以为的还要重要一百倍,他还要带她回洛阳,带她站上天子的庙堂,一起走在灯火辉煌的街市,站在天底下最高的楼上好好看一看长安。

军营里歌舞升平,通宵达旦,第二天城防兵打开城门,被眼前的人震惊了,这人满身是血倚着城门,看样子不知死去多久了,他们正打算把他抬到城外的乱葬岗丢弃,他居然垂死病中惊坐起,吓了众人一大跳,他们以为他这是回光返照,没想到他又死劲攥住一人的手头脑清晰地跟他们说:“我叫徐回,是朔州兵团斥候,我有重要情报要报告军使大人。”

他满脸是血,面目全非,头发凝结成块,鞋子磨破,衣袍半边被血水浸透,半边掺着淤泥,嗓音沙哑,说话一字一句咬牙切齿,像厉鬼索命一样,看起来挺骇人的,被握住的那个人拼命想甩开他,可是怎么也甩不开,徐回一直重复:“我要见军使大人。”

好像真的有十分紧急的事情要奏报,半死不活也要爬回来,做士兵做到这份上也着实令人敬佩,众人不禁高看他几分,用担架把他抬进了军营。

寅时刚过,东南方的天际刚刚露出鱼肚白,其他的地方还翻着黑,北风呼呼吹着,旌旗飒飒作响,军使和中使大人喝完酒,正在说话。

军使说:“魏王殿下就要过来了,中使大人收到消息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